再一想自己都扒怡合起家的黑歷史了,還能不讓人不帶髒字地罵一頓呀,更何況自己把菲麗絲都弄成小三養,也就沒有那麼生氣了。
回頭在菲麗絲身上找補回來就是了,有氣就撒在菲麗絲的身上,誰讓他們是一家的呢。
面對怡合的換股方案和潑的髒水,衛東只是指示報社的人寫文章進行互罵,沒有提高收購的價格給與回應。
市場上也做出回應,九龍倉價格在7元左右浮動,怡合的股價也突破了18元,上升到21元附近進行徘迴。
衛東明面上也沒有對收購價格進行調整,這倒讓很多觀察人士覺得衛東很小氣,收購怡合竟然是摳摳搜搜的,不捨得向外拿錢出來。
米曉舟把這樣的報紙放在衛東面前氣道:“老闆,這也太可氣了,你也不作出回應嗎?”
衛東拿起報紙看了標題,放下後笑道:“那你說如果我把價格提升到21元,那怡合會怎麼做?”
米曉舟想一想道:“那他們還會提高價格?”
“是啊,現在股價21港元也不耽擱我們在股市上收購,那我為什麼還要去提高價格?”
衛東的目標一直都不是去直接收購怡合,反而是盯上了九龍倉和置地,九龍倉在80年代被船王收購的時候可是花了105元一股買的,現在雖然提前了幾年,可九龍倉現在只有7元,去除通貨膨脹的因素,現在收購的成本只是船王的十分之一,可以說是太划算了。
那衛東何必去提高價格去收購呢,很多人把手中的怡合股票在怡合的網點置換成九龍倉的股票,然後拿九龍倉的股票直接在交易所裡交易,或者有人圖省事,直接把手中的股票在交易所掛牌出售了,這些股票還能賣的稍高一些。
怡合併沒有拿現金出來在市場上收購,只是線上下進行置換,所以很多人嫌棄麻煩,直接出售了,怡合的置換進展並不快。
誰也不傻18元賣給衛東,這樣衛東則是線下都買不到了,交易所裡面則是瘋狂地掃貨,斬獲巨多。
怡合方面側重於線下的置換,就像之前置地飲牛奶一般,認為自己只要收購一部分的股份,再加上自己家族持有的股份,只要超過一半的股權,那怡合還是自己的。
衛東則是悶聲發大財,一直都在瘋狂地買入這三家的股票,都是來者不拒,持有者也都明白,就這經濟糟糕的環境,失業工人這麼多,這一波上漲都是衛東的收購引起的,只要這收購停止,股價還是會掉下來,眼下也只有出售手中的股票才是正確的選擇,所以市面上的交易十分地活躍。
這天怡合高調地宣佈將要召開新聞釋出會,竟然還口頭要邀請衛東也參加,惹得一批記者堵住衛東採訪,詢問是否會參加。
把衛東氣的肝疼,這紐壁堅也就是小人得志。
進了辦公室衛東招來阿珍問:“港燈那邊談好了嗎?”
阿珍笑道:“已經差不多了,我們已經買下38.46%的股份,剩下的一部分股東正在談,九龍巴士那邊也差不多了,很快就有結果。”
衛東喜道:“我這麼在市場上也收購了13.2%的港燈股份,16.7%的九龍巴士,現在已經可以說對港燈已經完成了收購。”
兩方相加,港燈擁有的股份已經超過50%了,港燈已經變成衛東名下的上市公司,預定的目標已經順利地完成,也不枉衛東被怡和罵了一頓。
阿珍問:“那九龍倉和置地的收購呢?還沒有達到一半的股權?”
衛東道:“還差一部分才能過一半,不過怡合手中九龍倉股權連一成都沒有,置地也最多兩成,我們早就是第一大股東了。”
怡合對九龍倉和置地的控制都十分薄弱,要不然後世也不會相繼都丟掉了,那九龍倉舉例來說,船王收購的時候,怡合只持有5%的股權,要不然船王不會很順利的買到九龍倉。
當時怡合直接把自己手中的5%股權直接按105港元一股的價格賣給船王了,兩方都沒有什麼爭執,很是順利地完成了控股權的轉移。
現在兩家公司的股票也都散落在市場上,被衛東偷襲得手順利地買到了股票。
阿珍問:“那我們也舉行新聞釋出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