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退到桃林中的眾多弟子紛紛向書院方向躬身行禮。
老頭面帶微笑的頷首示意眾人不必多禮,身後的方嚴青則清咳一聲,吩咐道,“大家還是要以修心為主,不要被外因所感染,以免擾亂心智。”
“多謝方山長。”
雖然方嚴青只是代山長,但眾人還是十分知禮的躬身行禮,畢竟面前的可是隱世多年的老山長。
誰不想能夠成為後山弟子,得到他老人家的指點。
......
陽光灑落在禁宮的金瓦朱牆上,倒影出宏偉宮殿的一角。乾國宮城太極殿內,文武群臣早已按部就班的站定,分為兩列。
不過,最上方的寶座空空。
但,所有人都不敢發出半點聲響,兩朝元老的白髮老者,一頭銀髮垂落在腰際,穿著一身帶著絨毛的硃紅官袍,坐在百官之首,身子佝僂。
正是百官之首的丞相,張延年。
雖然已是初春,但老人還是感覺到冷,所以多加了幾件衣服。
另一邊則站在三名身穿淺黃錦衣,衣袍上繡著團龍雲紋。分別是太子殿下和大皇子、二皇子,他們身後才是兩列文官武將。
“三皇子到底是怎麼回事?他上書的奏請伐燕一事,自己既然已經回京,為何不當面向陛下奏對?”一個身穿身姿蟒袍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一臉怒色。
正是廬陽侯封景然,他大步走到群臣中間,上的奏書已經到達御前多日,朝議也論了多次,但還是沒有一個結論。
“發兵,還是不發兵。”
如果不不發兵,此前勞師遠征沒有半點收穫,這個責任到底誰來承擔。還有四萬禁軍還滯留在柏言州,到底該怎麼處理。
廬陽侯一開口,群臣就知道好戲要開場了。
之前南下,皇帝陛下是為了給三皇子漲軍功,博名聲。現在他封景然自然是想要滅燕的天大功勞。
太子一系的官員也出聲指責。大家誰都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將責任推到皇帝陛下身上,那就只有南征主帥三皇子來承擔。
這樣以來,所謂的真龍降世也會被封藏。大家只會記得更大利益,如果真有真龍,那自然是當今陛下,誰又敢觸怒九五之尊的逆鱗。
身為卿侯的幾位老人,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關竅。就連二皇子、大皇子一系的朝臣也紛紛對新的南征提出各自的看法。
“太子乃國本,不可輕動。”
“滅國之戰豈可輕談,需要多方考量。”
本來就在針對南征之事,朝堂上各大派系都在你爭我奪,僵持不下。
可就在這個時候,龍海洲傳來了真龍降世的訊息,將眾人都給震懵了。
而謝吳峰的回京,將這件事推向了一個不可控的邊緣。
滿朝群臣可沒幾個人願意這位皇子在南征無果的情況下活著回來,而且被傳成真龍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