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都散去後,荀諶卻不急著離開,而是對荀彧說道:“兄長,王子師今日之言,似乎有些……某以為他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這是自然。”荀彧點了點頭道,“事出反常必有妖,王尚書如此行事,只怕是別有圖謀。”
荀諶冷笑道:“他圖的無非是這新紙而已,兄長,咱們要不要將此事稟報子初,並早做準備?”
“不用。”荀彧搖頭笑道,“早在第一次視察城外作坊時,某與元皓便留有後手,只等那些人露出馬腳,若是打草驚蛇,反而不美。
至於子初那邊……”
說到這裡,荀彧扭過頭來,看向弟弟的目光似乎略有深意:“你以為子初對此事渾然不知?”
“這……”
荀諶忽然反應過來。
以林子初之能,恐怕自這些人進入郯縣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全在他林子初的掌控之中。
之所以沒有先發制人,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林子初有著更大的圖謀!
荀諶想了想,便拱手笑道:“兄長高明!”
……
林朝其實並不知道王允等人的小動作,不過就算知道了,也懶得去管。
相比於新紙這種小事,林朝自戰爭結束之後,一直在思索如何處理世家,或者說不單單是處理世家,而是要施雷霆手段,在短時間內解決或抑制土地兼併的問題。
至於王允這些人,不過是盛宴前的開胃菜而已。在林朝姑息養奸的縱容下,這些傢伙才會越來越飄,才會犯錯,繼而便可以以此為由,直接拔出蘿蔔帶出泥。
怎麼說呢,頗有些釣魚執法的意味……
拿著百官的署名來到軍機府後,林朝詢問了一番幾位軍隊大佬的意見後,立即取得了一致贊同。
畢竟軍隊不同於內府,不用處理政務,不用深謀遠慮,亦不用顧慮甚多。
他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打仗!
所以相對來說,武將比文臣更加純粹一些,對於擁戴劉備建國稱王這件事情上,也就更加積極。
等林朝從軍機府出來之後,手中的署名已經從一份變成了兩份,隨即便用校事府的運輸系統,將這兩份署名發快遞北上青州。
算算時間,等信件到達時,劉備應該還沒有動身南歸。
只是這兩份署名中,卻依舊沒有他林子初的名字。
數日之後,信件抵達北海時,恰好劉備正在準備班師。
林朝雖然只發了一封信,但劉備卻收到了兩封。
另一封,則是荀彧發過來的。
第一封信中,林朝先是奉上了徐州文武群臣的署名,表示大家都支援劉備建國稱王,然後又是一封林朝寫的親筆書信。
信中,林朝照例向劉備彙報了一番徐州的現狀,世家眾人入內府為官,以及賙濟三州百姓的具體事項。
隨後林朝筆鋒一轉,直言劉備稱王可以,但是萬不可授人以柄,更不能聽從以孔融為首的青州士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