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文人來訪,大家對座飲茶,談論詩文經義。
若是武將登門,大家也能在裡面吃著火鍋唱著歌,一起聊天吹牛。
可謂是春花秋月兩相宜。
不過這次來的客人,似乎不適合用這兩種方式招待……
陳登走進書房,當即便拱手道:“參見長史!”
“不必多……元龍,先把房門關上再說話。”
體弱的人最怕冷,林朝自然也不例外,哪怕他練習了大半年的房中術,現在依舊裹得很厚。
陳登連忙轉身關上房門,這才走到林朝面前坐下,繼而便奉上兩封書信。
“長史,請閱覽。”
林朝接過一看,一封是青州來的,上面有郭嘉的印綬。
另一封嘛……則是錦衣衛指揮使辛毗傳來的信件,上面封了火漆。
這個時代大多是木牘封信,火漆封緘的做法是林朝最近才弄出來的,目前僅僅在錦衣衛和校事府的通訊系統中應用,所以那一抹紅色就更顯眼了些。
林朝不動聲色的將兩封信件放在案頭,然後給陳登倒了杯茶。
陳登知道林朝的性格,再加上也需要暖暖身子,當下也不推辭,捧起茶杯就喝了起來。
等陳登將杯中熱茶飲盡之後,林朝才笑問道:“如何,此行招到了多少學子?”
早在林朝剛回到郯縣之時,就開始著手準備建立學院。
一座規模巨大的學宮,可不僅僅是有房屋館舍就行,最重要的還是老師和學生。
教習方面的人選,林朝早就拜託鄭玄著手招募,因此不必擔心。
至於學子,倒是個不好解決的難題,畢竟林朝可是有著五萬個名額的招生目標,而且他希望這五萬學子中,大多出身寒門甚至是百姓家的孩子,所以林朝才會派出陳登去各地招生。
為此,林朝不惜開出了極為優厚的條件。
但凡願意送孩子去徐州學宮入學的人家,學子在學期間賦稅徭役全免,另外免家中一人算賦,十畝田租,以及三年徭役。
在這個時代,讀書本就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再加上自己開出的條件,林朝自信願意將孩子送入學宮的人家,必然如過江之鯽一般爭先恐後。
可現實卻狠狠扇了他一個耳光。
陳登聽到林朝的問題後,頓時滿臉慚愧之色,同時伸出了一根手指。
“長史,下官無能,此行只招募了一萬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