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和以為,某此時稱王正當時宜?”
簡雍拱手道:“不錯,主公曾立志匡扶漢室,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難道不知名正方能言順?”
許多事,都是在其位才能謀其政,不然不僅麾下不會信服,即便這天下人也難以認可。
不管你劉備想濟世安民,還是想登臨高位,亦或是求千古留名,都得先做到那個位置上才能成事。
這就是簡雍的看法。
劉備沉默半晌,才終於點了點頭道:“某明白了,憲和你稍時便去告訴子初,稱王之事……就勞煩他一手操辦吧。”
聞言,簡雍大喜,連忙拱手道:“遵命!”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稱王還是升官,素來都是別人舉薦,可沒有毛遂自薦的說法。
甚至為了避嫌,本人全程都不能參與此事,不然難免會被世人說成貪戀權位,
不過此言一出,也算是劉備正式下了鈞命。
至此,郭嘉的三步計劃全部走完,也終於卸下了劉備心中的疑慮,總算功德圓滿。
……
郯縣城外。
時進年節,招賢臺於昨日落成,但林朝早在初建之時就將訊息傳了出去。因此此時的招賢臺旁,已經圍了裡三圈,外三圈,人頭攢動,數不勝數。
冬日的嚴寒,卻無法阻擋眾人心中的激情。
聽完劉太尉準備效法燕昭王立黃金臺招賢的訊息後,整個天下都沸騰了。
當然,這些沸騰的人大多是寒門子弟。
他們雖飽讀詩書,但苦於沒有上升通道,如今只要能在招賢臺上大放異彩,便可躋身徐州政權,如此誘惑,不可謂不大!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磅訊息,那就是來此者只要有真才實學,不管最後能不能當官,都會贈書一部。
這個訊息可謂如炸彈一般,震得那些寒門子弟久久都不能緩過勁來。
什麼時候藏書如此不值錢了?
劉太尉有這麼多書嗎?
這兩個問題浮上心頭的同時,一眾才學並不算出眾的寒門子弟,也都抱著好奇的心情啟程前往郯縣。
畢竟劉備身為三公之首,又將正式榜文傳告天下,總不會食言而肥吧!
此去雖不能出仕,但能得書一部,也算人生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