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這個三國很核理> 第六百一十八章 泰山頂上的讖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一十八章 泰山頂上的讖緯 (3 / 5)

而且這些流民出身底層,完全可以放心的培養,他們對徐州的歸屬感極強,將來任用起來也能放心不少。

至於缺的那一千名女學生,也可以從這批流民裡面挑選。

“好,明日某便派人去百姓中招收學子,如若成功,元龍可為此次建設學宮之首功!”

眼看讓人頭疼的生源問題得到解決,林朝自然不吝嗇對陳登的溢美之詞。

陳登謙虛道:“此乃長史明斷,下官不敢居功!”

“不必如此客套,某向來賞罰分明。這份功勞先給你記著,等玄德公歸來大封群臣時,某必然替你請功!”

陳登趕緊拱手道:“多謝長史提攜!”

……

泰山郡,奉高縣。

泰山的海拔其實並不算高,只有一千五百米多一點,比之華夏大地上的許多名山都矮了不少。

但在這個時代,泰山在世人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更是有著精神層面的意涵,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山!

而泰山封禪之禮,自遠古時期便一直有傳說留存。

昔年孔子曾登泰山,孜孜追尋古之帝王封禪的痕跡,只可惜未有所獲,於是傳說就終究只是傳說。

而真正給泰山賦予了最高神聖意義的事件,還要數秦始皇二十八年的封禪泰山。

始皇帝統一天下後,自認功蓋三皇五帝,便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創造出了皇帝這個至高無上的稱呼,並一直流傳至兩漢。

以始皇帝之氣勢,聽聞泰山乃天下第一山後,又豈能不登臨絕頂?

所以嬴政便在在位第二十八年之時,舉行了一次泰山封禪。

可泰山封禪的傳說由來以久,禮儀也就愈加繁多。

秦朝以法家治國,對禮儀方面不怎麼懂。於是始皇帝大手一揮,便召集了近百位飽讀經書的儒家博士,來負責封禪泰山的禮儀細節。

可孔子死後,儒分為八。

這八脈傳人眾說紛紜,各有道理,並不能討論出一套統一且值得其他人信服的禮節。

始皇帝被這群人吵吵煩了之後,又是大手一揮,讓他們都閉嘴。

朕受命於天,又何必聽你們這些腐儒之言!

於是,始皇帝不納儒家之言,自己創造出了一個封禪泰山的規格。

儒家一看,頓時急了。

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不按套路出牌吧!

可秦法森嚴,他們不敢明著反對,便只能在私下議論。

好巧不巧的是,秦始皇的這次封禪並不順利,在登山的時候突遇暴雨。

也就是說,整場封禪的禮儀並沒能如期舉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