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猴急的劉備哪能容林朝施完全禮,當場便捉住了林朝雙手,大笑著使用出了自己的獨門絕技——把臂同遊!
“子初,多年不見,可是讓孤好生想念啊!”
感受著來自劉備的熱情,林朝內心卻毫無波瀾,口中說道:“所以,大王就施計將朝騙了回來?”
聞言劉備一愣,剛要說話的時候,卻被旁邊的郭嘉搶先道:“子初此言不妥,大王愛才之心急切,你怎麼能說是騙呢?”
林朝看了一眼郭嘉,心中已經有了肯定的答案。
出這等陰損計謀的人,必然是他郭奉孝無疑!
與劉備一同來的,除了內閣眾人之外,也有軍機府的關羽、趙雲、荀攸等人。
但包括劉備在內的所有人,都是身著常服打扮。
林朝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幕,眼中露出些許笑意。
自己之前自斬一刀的做法,如今已然起了一些作用。
倘若自己仍是長史,今日前來的這些人,在自己剛到的時候就該身穿官服來迎接了,而不會像接待朋友一般隨意。
事實上,當郭嘉定計將林朝騙回來的時候,劉備就打算帶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結果卻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
他們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林朝如今並無官職,又非立功歸來,當不起如此大的排場。
無奈之下,劉備便提出了眾人一同身穿便服前來,這下眾人都表示同意。
所以,才有了眼下這一幕。
羽山學宮內,眾人一陣寒暄之後,劉備讓荀彧拿出了一份諭令。
劉備進位蕭王之後,在法理上已經超出了人臣的範疇,所下之命令,也從鈞命升級為諭令。
詔者,古來為天子專用。
令者,王者可以為之。
事實上,漢初諸侯王的權力相當大,封地內皆可施行自治。
而後高祖擔心國朝不穩,便剷除了所有諸侯王,並立下白馬之約,非劉氏不王,可等他死後依然爆發了七王之亂。
等這場動亂被平定之後,朝廷便下派國相,將諸侯王的所有權力都收了回來,讓他們安心當個富貴閒人,簡稱養豬策略。
雖然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但在制度層面上,如今的諸侯王仍享有如漢初諸侯王一般的紙面權利。
而劉備這個蕭王自然沒有人制約,便真正將制度上的諸侯王的權力拿在了手中,可在封地內自行任命百官,治理百姓。
至於這封諭令,乃是給林朝任命的新官職——蕭國相!
漢代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國相是秩二千石的官職,操持著封國之內大大小小的事物。雖然與郡守同級,但在品級上還要比郡守高出半個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