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給高公義傳信一封,告訴他計劃有變,命他立刻整軍東進,以待軍令!”
本來打算主動出擊,如今卻變成了被動迎敵,高順的西路大軍算是用不上了,現在行動起來,以後倒是可以作為一支奇兵來使用。
“遵命!”
林夕抱拳應命道。
……
送出去的書信還沒來得及抵達高柳城,張飛和太史慈之間卻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爭執。
爭執的目標不是別的,正是關於俘虜的處置。
張飛的意見很果決,撒掉撒掉,通通撒掉,一勞永逸,眼不見心不煩。
不僅如此,張飛還表示應該用蠻夷的頭顱築成京觀,用以震懾剩餘的鮮卑大軍,使其士氣跌落。
用物理的手段,來達到精神攻擊的效果。
但這個想法一出口,便遭到了太史慈的反對。
“翼德,俘虜足足三千餘人,若是全部誅殺,必然使人心震怖。”
“震怖就震怖,某無所謂,對於這些蠻夷,就得斬草除根!”張飛滿不在乎道,“再者,在北征之前子初就說過,此行並非征伐,而是復仇。蠻夷男子凡身長過車輪者,一律斬首!”
眼看張飛抬出了林朝,太史慈先是微微一愣,繼而開口道:“自是復仇之戰,只是此時還不到趕盡殺絕的時候。”
“子義你為何如此迂腐?對付這些禽獸不如的蠻夷,你難道還想施以仁義教化之?”
這句話說完後,張飛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出來,聲音中充滿了譏諷。
“自然不是,翼德你莫要胡言亂語。”
要是讓別人誤解自己想教化蠻夷,絕對會笑掉大牙。太史慈不想社死,當下連忙矢口否認。
“那是為何?”
張飛冷笑道。
裝,接著裝。
太史慈反駁道:“監軍所言之復仇,是待到大軍突入鮮卑腹地後所行之策,如今還為時過早。”
當時在郯縣內府會議上,林朝為了激發眾人的恨意,便列舉出了鮮卑人以往所做的種種惡事。但真正開打的時候,傻子才會這樣死搬硬套。
眾所周知,林司徒一貫有著靈活的道德底線。
“目下戰事已然開打,如何說是為時尚早?”
“初戰告捷,便開始殺降,於後續戰事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