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風吹弄著林朝的鬢角,髮絲輕輕飛舞的同時,林朝也感受到了一絲涼意。
但他卻絲毫不顧儀態,仍執著地倒滿了三樽美酒。
“李文優雖有惡於天下,但終究也算為這太平盛世出了一份力,文和,且讓咱們敬他一杯!”
聞言,賈詡滿色嚴肅的舉起了手中酒樽。
“合該如此!”
祭禮已畢,林朝便站了起來,正了正衣冠,對著眼前低矮的墳墓拱手一禮。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李兄,你先歇著,剩下的事情……某替你來完成。”
說罷,林朝又注視新墳良久,才終於轉身離去。
他明白,這雖然是自己第一次來祭拜李儒,但應該也是最後一次了。
歸途中,林朝對賈詡道:“文和,文優可有子嗣後人在世?”
賈詡搖了搖頭道:“此事某亦不知,不過就算有,咱們應該也找不到。而且,文優也應該不希望咱們找到。”
“也對,那此事便不必再提。”林朝輕聲一笑道,“不過文優替咱們解決了最大的難題,咱們也該加快重塑山河的步伐了。某意,請你走一趟幷州。”
“幷州……”
賈詡沉吟片刻後,有些猶豫道:“如今豫州南陽戰事尚未結束,咱們的大軍仍在征戰中,此時若是再圖其他諸侯,某擔心不能首尾相顧。”
“文和多慮了,如今陛下已踐祚稱帝,佔據大義名分,天下莫敢不從。再者,這亂世持續的時間也太長了,某不想再等了。”
“那此去幷州,當如何行事?”
賈詡問道。
“昔年黑山張燕歸投陛下,某令他仍鎮幷州。如今七八年過去,此人麾下當有精兵數萬。待某諭令一封,使你統領張燕麾下大軍身向冀州北部,勸降公孫伯圭。”
賈詡頓時明白了林朝的意圖,開口道:“不錯,如今劉虞已獻上幽州,公孫瓚只有冀北數郡之地,已獨木難支。況且此人乃陛下師兄,應當不至於做個漢賊。
只是,公孫瓚歸降如何,不歸降又該如何?”
“某此舉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勸降公孫瓚,倘若公孫瓚不願降,那就直接開戰便是,這便是某讓你帶著張燕大軍前去的緣由。
倘若公孫瓚願意歸降,那就讓他與張燕合兵一處,大軍西進討伐涼州韓遂!”
自董卓之亂後,涼州就處於一個極度不穩定的狀態,其內軍閥混戰,吏治崩壞。
而這些軍閥中實力最盛者,便是從董卓時期便開始反覆橫跳的韓遂。
如今北疆已定,是時候著手收拾這傢伙了。
還是那句話,願意投降,那就高官厚祿相待,前提是放下手中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