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不識一個的人,如何參與科舉?
此次參與考試之人,大多是出身羽山學宮的學子,小部分是寒門子弟。
至於那些世家中人,大多選擇了觀望,沒有第一時間參與。
時間來到五月底,由荀諶主持的第一次開科取士終於圓滿結束。
參與士子共計十萬餘人,也算是一場文教盛事了。
在科舉之前,林朝與內閣眾人預測,此次的狀元應該非陸遜莫屬。
畢竟這些徐州二代中,只有他沒有出仕,可以參與科舉。
可真等到放榜之時,結果卻使眾人無比震驚。
此次的狀元,赫然竟是龐統!
第二名的榜眼也不是陸遜,而是法正!
而第三名的探花,又不是陸遜,而是徐庶……
丞相府中,荀或望著這一份名單,目光遲疑道:“徐元直之名,某倒是有所耳聞,昔年此人為潁川遊俠,為人仗義,又孝順老母,卻不知他還有這等才略。只是……這龐士元是何人,法孝直又是何人?”
“兄長不知,某又從何知曉!”
荀諶此時極為氣憤,因為連前三名都沒能佔據的陸遜,正是他的弟子。
昔年見識到陸遜的聰慧後,林朝和荀或都想收其為徒,卻被眾人聯合抵制。
你們都有諸葛亮了,還想這些有的沒的幹什麼。
眾人各顯神通,一番爭執後,最終還是荀諶把陸遜收入囊中。
對於自己弟子的才能,荀諶是清楚的,而試卷也是湖名制度。有自己在,絕無舞弊之可能。
所以……荀諶不得不承認,這三人真的比自己的徒弟強!
只是心中難免有些生氣。
一旁的田豐倒是很開心,撫須笑道:“這天下英才何其之多,有人能勝伯言亦是常事,友若何見事之晚乎?”
當年爭搶陸遜時,田豐沒能爭過荀諶,至今耿耿於懷。
“哼……”
被田豐出言諷刺,荀諶卻無法反駁,只得冷哼一聲。
林朝開口笑道:“這龐士元,乃是漢陽名士龐德公之侄,其人天資卓絕,聰慧過人。若多加歷練,日後必成大器,有此成績也在情理之中。
法孝直,出身扶風法氏,乃名士法高卿之孫,世代二千石高官,其曾祖法雄曾出任南陽太守。”
聽完林朝這番話,眾人瞬間釋然了。
這二人皆家學淵源之輩,有此佳績也算嘗試。
荀諶思忖片刻,開口說道:“又是世家子弟……該如何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