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呀!
公孫瓚趕緊抱拳道:“臣,謹遵聖命!”
天命元年五月中旬,天子劉備以公孫瓚和張燕為將,賈詡為軍師,發大軍十二萬西進,收復幷州,征討涼州,就此開啟了統一天下的歷程。
不過這場被後世稱之為涼州之戰的戰役,著實有些怪異,其中弔詭之處甚多,哪怕史官據實記敘,也被後人認為用了春秋筆法,甚至有部分人認為史書被篡改過。
首先第一點,眾所周知劉備一生雖然東征西討,三興漢室,但為君方面卻極為寬仁,少有處罰臣工的現象。
打仗方面,更是極為剋制,能克敵制勝便好,絕不過多殺戮。
而丞相林子初,雖然心狠手辣,殺伐果斷,但對於百姓和沒有威脅的敵人,卻還算仁義。除了對付異族之時狂放了些,終其一生都嚴格約束軍隊。
可這次出征西涼,朝廷大軍依舊所向睥睨,卻多有殺戮。
甚至在韓遂已經準備投降的情況下,公孫瓚卻直接率軍衝入城中,斬殺韓遂一門老小。
由於此次實在殺戮過甚,以至於後世大部分人都認為,這並非出自林朝的授意,而是公孫瓚和賈詡擅自妄為的結果。
第二點,時間對不上。
眾所周知,攻伐一座堅城往往都需要數月時間,更何況是一州之地。
這次涼州之戰,除了行軍所需的三個月時間外,整場戰爭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公孫瓚和賈詡便將整個涼州重新納入了大漢版圖之中。
後世人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朝廷大軍為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獲得勝利。
第三點,便是賈詡其人。
根據史料記載,後世人印象中的賈詡,往往是一個人畜無害,刻意低調且長袖善舞的圓滑角色。
至於其功勞,後世大多數人都認為,賈詡雖然在董卓禍亂時便加入了劉備陣營,但論功勞連沮授都比不上,更別提與荀或、荀攸等人相比。
充其量,最多比審配強一些。
再說能力,後來史家修史之時,多把丞相林朝單獨列傳,又把繼任者荀或、諸葛亮共列一傳。此外田豐、荀諶、崔琰這些長於政務之人列一傳,荀攸、郭嘉、沮授、辛評四人列一傳。
荀攸為人忠厚而善出奇計,郭嘉行事放蕩而擅決斷,沮授一貫低調而長於佈局,辛評生性恭謙卻出手狠辣!
更有好事者,將這四位擅長隨軍征戰的軍師稱之為‘季漢四謀’!
可唯獨賈詡,沒有單獨出任過任何一場大戰的軍師,導致後世人對他的能力眾說紛紜。
就連史家也無法歸納,便只能將他和老對頭審配共列一傳。
有人說他能力平庸,只擅謀身,一聲庸碌無功績,全靠著與丞相林朝的關係才身居高位。
也有人他算無遺策,陰狠毒辣,無所不用其極,就算比之林朝也絲毫不弱,只是不愛展示罷了。
而後一種說法的主要來源,就是因為這次涼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