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選舉結束後,林朝又將荀彧升為內府令,以此統領內府五部,主持大局。
直到最後,眾人以為要散會的時候,林朝才開口笑道:“自今日起,新設立一個衙門,名曰:都察院,由崔季珪出任監察御史,總領風紀,負責彈劾不法之事。都察院獨立於內府之外,不受內府管轄,可風聞奏事,直接上報玄德公!”
這句話一出,在場眾人的臉色當場鉅變。
林朝曾言政出內府,直接把內府變成了徐州政務機構,甚至負責就監察風紀的崔琰,也成為了內府成員。
可今日,林朝又將其單拎了出來,直接脫離內府掌控,成為一個新的部門。
最可怕的是,林朝還賦予了其風聞奏事、直面君主的權力。
如果說刑部是掌管刑罰,用以約束吏民百姓。
那都察院,便是專門盯著官員的機構。尤其當這個部門擁有著直面君主的權利時,那它監察的範圍,已經包括了內府,甚至是林朝在內。
一言以蔽之,所有徐州官員,無一例外都要接受都察院的監督。
此權不可謂不重,所有眾人震驚也是情理之內。
而所謂的風聞奏事,則更是一向無解的職權。因為它不需要經過實地調查,只要聽到流言傳聞,便能上奏。
至於事情的真假,自有上面派人調查。
之所以賦予都察院如此大的許可權,還是因為地盤的急劇擴張,林朝認為會滋生官員腐敗問題,監察自然要相對嚴格一些。
當然,權力如此大的部門,林朝也不會放任一人獨大。
因此在都察院中,除了以崔琰為首的監察御史之外,還設定了兩位副手,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
左都御史負責輔佐監察御史整肅風紀,同時也負責監督監察御史,以免其徇私枉法。而右都御史,則專門負責對內。
督察御史監察天下官員,右都御史監察都察院。
至於左都御史的人選,林朝打算讓崔鈞擔任。
而右都御史,則是留給還沒來到郯縣的臧洪。
雖然崔琰對林朝棄自己不用的態度有些奇怪,但他萬萬沒想到,林朝把如此重任留給了自己,得知訊息的第一瞬間,竟當場愣在原地。
林朝見狀,便微笑道:“師兄難道不願出任監察御史?”
“額……”
崔琰這才反應過來,連忙出班拱手道:“遵命!”
林朝笑了,遂大手一揮。
散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