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這個三國很核理>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興亡皆是……百姓苦(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興亡皆是……百姓苦(上) (3 / 4)

說話的時候,趙雲的目光一直望著荀攸。畢竟計策是他出的,現在總要詢問他的意見。

但是一貫面癱的荀攸,此時卻極為嚴肅地搖了搖頭。

只見荀攸站起來,先是鄭重一拱手,隨後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子龍將軍,你言百姓無辜,但咱們的將士們又有何罪?

明明可以不用損傷士卒性命而破城,為何不用?

敵軍三千人,若是據城死守,以南皮的城防,最少要一個月才能拿下。屆時袁本初增援的大軍早已抵達,我軍再想拿下渤海,不知要多耗費多少士卒的性命。

難道南皮百姓的命是命,我軍麾下將士的命就不是命?

將軍此言,某不敢苟同!”

荀攸的意思很明確,你顧及百姓無可厚非,但不能因為想善待敵方百姓,而寒了麾下將士們的心。更不能因憐憫百姓,而貽誤戰機。

趙雲堅持的,是林朝一貫的思想,戰爭這玩意,就應該限制在戰場上。

而荀攸只看成果利弊。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士兵的性命和百姓的性命,在他眼中並無任何分別。

如何用最小的損失達成最大的戰果,這才是他身為軍師應該考慮的。

去年出兵泰山時,面對泰山賊吳敦,荀攸就曾提出過水淹之計,但被劉備當場否決。

為此,劉備還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夫濟大事者,必先以人為本!

事後荀攸也曾認真反思了自己的行事風格,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主公心繫百姓,仁義為本,自然沒錯。

自己忠心謀劃,盡人臣之本分,同樣也沒錯。

錯的,是這個亂世!

誠如林子初所言,只有儘快結束亂世,百姓才有立錐之地,生存之所。

聽了荀攸的話,趙雲一時語塞,再度陷入了兩難境地。

張飛見趙雲還在猶豫,心中大急,大聲道:“子龍,你就聽軍師的吧,快下令吧!”

沮授、審配等人也起身拱手道:“請將軍下令水淹南皮!”

眾人的勸諫,使趙雲無法再拒絕,縱然他心中很是不忍,卻也無可奈何。

“唉!”

一聲嘆息後,趙雲終於下令命張郃掘斷堤壩。但他還是儘自己所能,為南皮百姓留了最後一條活路。

“請張將軍掘斷堤壩時,儘可能先放些水出去,只餘能夠破城的水勢即可。如此,城中百姓或許能有條活路……”

無論水攻還是火攻,都是絕戶之計。

一旦成功施展,敵方將無任何活路,荀攸所說的兵不血刃,正是這個道理。

而此次趙雲做出了修改,只利用大水破城,不求連守城士卒和百姓一起淹死。水攻用到這個份兒上,趙雲也算是千古獨一份了。

“遵命!”

見趙雲同意水淹南皮,眾人面色一喜,連忙應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