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收到渤海陷落訊息後,馬上就發起了雷霆大怒。帳外眾人只是不敢進來,事實上袁紹並沒有阻止這些人入帳。
因此門口的親兵也並沒有阻攔,任由許攸進入。
剛走進大帳,許攸就望見了滿地狼藉,以及正在大聲叫罵劉備且滿臉悲憤的袁紹。
現在的袁紹的確很憤怒,但要說有多傷心, 那倒未必。
渤海郡地勢偏遠,丟了雖然可惜,但不是不能承受之痛。韓猛死了也就死了吧,自己無能,也怪不得別人。
唯有長子袁譚被俘,這才是袁紹真正放心不下的地方。
袁紹妻妾近十人, 兒子也有七八個,但只有袁譚、袁熙、袁尚為正室所出, 深得他的喜愛。而且除了嫡長子袁譚之外, 其他的兩個兒子年歲尚小,還不足以擔當大任。
而且一旦劉備以長子袁譚為籌碼,來跟自己的講條件,自己該如何應對?
答應,難免會有損失。
不答應,又怕寒了麾下人心。
一念及此,袁紹不禁有些頭疼,心中對劉備的恨意愈發濃烈。。
“劉玄德,你枉有仁義之名,卻行此齷齪之事,某恨不得生啖你肉!”
袁紹又罵了一句,卻正好看到走進來的許攸。只是袁紹現在正在氣頭上,見許攸沒有主動開口,他便也沒有招呼許攸。
許攸見此,也只是搖頭一笑, 捻了捻鬍鬚,並不在意。
但他這一笑,卻成功加劇了袁紹的怒火。
我失人失地, 甚至連兒子都被抓了,你居然還笑得出來!
袁紹冷哼一聲,開口道:“子遠,你今日似乎心情不錯,有何喜事,不妨說來聽聽。”
許攸當然聽得出袁紹話中的陰陽怪氣,但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不過是何種態度,總之先吸引袁紹的注意力再說。
勸人得講究方法技巧,甚至得拉動情緒,而許攸向來自詡是此道高手。
“非是在下有喜事,乃是主公有喜事。”許攸拱了拱手,開口笑道。
袁紹終於繃不住了,大聲斥責道:“許子遠,我兒剛被俘虜,你卻說有喜事,實在是欺人太甚!”
“主公何必動怒,某所說的喜事,與大公子正好息息相關。”許攸面不改色,口中繼續說道,“主公所憂者,無非是大公子被俘。在下有一計,足可保大公子無虞。”
袁紹一聽跟自己兒子有關,果然成功被吸引了注意力,連忙問道:“哦,子遠有何計,還不速速說來。”
許攸也不賣關子,直接開口道:“主公,剛才兗州來使,欲要求見主公。”
“這與我兒安危有何干系?”袁紹不解道。
“自然是有關係的,主公稍坐,請聽在下一言。”許攸開口笑道,“主公可曾聽說過,昔年楚騎追高祖,高祖急,推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如是者三。”
聞言,袁紹不由點了點頭,眼中卻露出一絲疑惑。
許攸所講的這句話,其實是漢高祖劉邦的一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