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率軍進駐白馬城後,時間便來到了傍晚。
這大半個月的全速趕路,也著實讓軍中士卒疲憊不堪,曹操當即下令全軍在城中休整一晚,明日再分兵趕往白馬渡。
與此同時,距離白馬城不足二百里外的延津。
關羽率領著三萬大軍,終於抵達了黃河北岸。就在全軍都以為關羽會下令原地休整一夜的時候,關羽卻令義子魏延令一千前鋒立即渡河,探查河對岸的情況。
魏延領兵渡過黃河,發現並無袁軍蹤跡後,便向北岸傳遞訊息。
隨後,關羽做出了一個令人為之側目的決定——夜渡黃河!
關羽素來有著自己的一套用兵之法,他認為此戰成敗的關鍵,就在於能否渡過眼前黃河。既然對岸毫無動靜,那就不如當機立斷。
若自己率三萬大軍在河岸旁駐紮,難免引人注意,為此讓對岸敵軍有防備,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軍令一下,大軍當即架起浮橋,開始渡河。
此時正是黃河淺水期,再加上關羽有備而來,軍中早已備好了搭建浮橋的工具,行動起來倒是異常迅速。
魏延率領千人在河對岸嚴密把守,從傍晚一直到第二日清晨,關羽麾下三萬大軍全部渡過黃河,在南岸集結。
望見士卒疲憊之極,關羽並未令全軍原地休整,而是繼續進軍,直到距離黃河十餘里的平坦處,才開始紮營休整。
這一休整,便用了兩日時間。
兩日後,關羽集結兵力,開始進攻數十里之外的燕縣。此時的兗州後方處於絕對的空虛狀態,能打仗計程車卒都隨袁紹前往泰山了,因此見關羽率領數萬大軍來到,燕縣縣令二話不說,當即以法國都望塵莫及的速度選擇了投降,倒是讓關羽感到有些意外。
燕縣又是兩日休整,關羽便開始派人傳訊息給身在黃河北岸的張遼,讓他開始渡河。
當然,這波渡河是佯裝渡河,實則吸引曹操的注意。
此時的曹操,只在白馬城中留了一萬兵馬由陳宮統領駐守,而自己則帶著辛評駐守白馬渡,並且成功探查到了河對岸張遼的存在。
嗯,深信讖緯的袁紹,大概是覺得辛評與自己八字不合,留在身邊有些克自己。但此人極有才學能力,又不捨得棄之不用,便讓他跟著曹操做個隨軍軍師。
一來,可為曹操臂助。
二來,也能順便監視曹操。
對此,曹操倒是極為欣喜,他表示怪力亂神什麼的,自己根本不在乎,甚至覺得自己能趁機拉攏這位大才。
黃河北岸,張遼坐在大帳之中,手中正抱著一冊《左傳》看得起勁。
嗯,這本書正是林朝送給他的。
既然關羽可以夜讀《春秋》,那張遼日觀《左傳》,顯然也是極為合理的。
片刻後,荀攸走了進來,手中還拿著關羽的軍令。
“張將軍,關將軍那邊有軍令下達。”
荀攸走進帳中開口說道,同時將軍令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