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三個職位中,琅琊太守秩二千石,乃是品級最高的頭銜。而徐州長史,不過秩千石而已。至於監軍,更是劉備的私人臣屬,連俸祿都是劉備自己定的。
可三個職位中,卻是徐州長史和監軍這兩個低階官職最為關鍵,這是林朝大權在握的根本。
若要升遷,那就只能放棄長史的官職,到時候徐州政事誰來總領?
這也是劉備為難的原因。
長史作為徐州十二治中從事之首,雖品級不高,但對於劉備的意義重大。交給別人擔任,他可不放心。
因此,就算加官,也只能加一些榮譽性質的虛銜,而不能真的把林朝調離現在的職位。
見劉備為難,林朝趁機將手從劉備的大手中掙脫出來,繼而拱手笑道:“玄德公,非是朝不願封賞自己,只是朝心中明白,有些事情玄德公未必放心別人去做。”
“如此,卻是有些委屈子初你了。”
“為了功名大業,又何談委屈。”林朝笑道,“玄德公,朝欲在二月初二時,召集徐州所有文臣武將,在此議事。”
劉備點頭道:“此乃應有之理,回頭某便讓君明召集眾人,二月初二議事。只是還有一事,某思來想去終究不得要領……”
說到這裡,劉備大袖一揮,屏退了在旁的親兵。
呂虔見狀,便要一起退出去,卻被劉備出言挽留。
“倒也不是什麼機要之事,子恪也留下來聽一聽吧。”劉備笑道,隨後便向林朝問道,“子初,去歲某令子煦為一軍主將,如今子煦已然開始著手編練新軍。只是如此一來,校事府府令一職……不知子初可有合適人選。”
校事府內的具體事務,呂虔和簡雍當然不適合聽,可僅僅是人事任命的話,倒也無傷大雅。
對於這個問題,林朝上次訓斥林夕的時候,心中就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此時聽劉備問詢,便拱手答道:
“玄德公,校事府乃機要之所,府令之職,更是重中之重,非玄德公心腹之人不可擔任。有一人,不僅勇武過人,還謹慎機變,足可統攝校事府之事。”
“誰?”
劉備趕緊問道。
“郭奉孝。”
劉備:“……”
勇武過人,謹慎機變?
這兩樣品質,跟他郭奉孝有半毛錢的關係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