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半晌後,荀諶先開口道:“玄德公,某以為收復三縣即可,北平縣不宜進軍。一者,此縣地緣殊為複雜,不可輕動,不然則容易招致責難。”
“其二,玄德公此次已然收復了整個中山,勞苦功高,正是上報朝廷之時,如若再度深陷戰爭泥潭之中,恐牽連日久。”
“其三,眼下正值深秋,不日即將雪落,入冬之後,無法攻戰。”
說到最後,荀諶拱手一禮道:“此三者,皆某一家之言,最終如何行事,還請玄德公自行決斷。”
聽荀諶說完後,劉備沉默了。
他心中自然是傾向於繼續進攻,只是荀諶說的也的確有道理,甚至可以說是切中要害。
首先,拿下三縣後,劉備此行可以說是功德圓滿,沒必要再多生事端,引起幽州方面的忌憚。
而現在,也恰好是上表朝廷的最佳時機,以劉備的戰功,朝廷必然會加官進爵,到時劉備也免不了親自入京,接受封賞。
若因為攻打北平而耽誤了入京的時間,那就不值得了。
最後一點,最多不到一個月,冀北便要入冬了,若不能在一個月內速勝,等到大雪落下,劉備必然功虧一簣,徒自損兵折將。
“荀先生此言有理。”
劉備點了點頭道,然後看向了還在沉思的林朝,開口問道:“子初,你以為當如何行事?”
此時的林朝,仍在思考得失,聽到劉備問話,這才緩緩開口說道:“玄德公,友若此言甚是穩妥。只是,若換做張純,他會如何想?”
聞言,劉備和荀諶都楞了一下,顯然不明白林朝的意思。
其實林朝思考得失的方向,與荀諶可以說是大相徑庭。
因為,林朝喜歡換位思考。
所以他剛才就在想,若他是張純,眼看中山被劉備全面收復,會不會心中擔憂,繼而有所舉措,甚至反攻過來也不是不可能。
北平縣拿不拿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應對張純的反攻。
其次,熟知歷史的林朝知道,劉焉此時已經蠢蠢欲動了,若他把劉備的功勞往上一報,劉備十有八九就要入京接受封賞,而此時雒陽城中的形勢,可謂是波譎雲詭,林朝肯定也要跟著一起去。
屆時,誰來掌控中山諸事?
若劉備這一去時日太久,張純反攻過來時,誰又能統軍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