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你錯了。”林朝搖了搖頭道,“建功立業?這只是手段或者說是過程,而不是目的。
建功立業,到底是為了什麼?
青史留名?
封妻廕子?
光耀門楣?
還是你生來就不甘平凡,
生怕一身武藝被埋沒,
誓要成就一番功業?”
面對林朝連珠一般的詢問,林夕想了想,還是最為傾向兄長的最後一種說法。
“兄長,某以為,大丈夫行於世間,生當五鼎食,死則五馬分!若庸庸碌碌過完一生,與行屍走肉何異?”
聽到這個答案,林朝笑了笑,倒也沒有用出乎他的意料。
自己這位弟弟,明顯帶有一種戰國時期的策士風骨。
所謂策士者,不避刀劍,不懼強權,不畏生死,最怕的是一身才學無法施展,庸庸碌碌而泯然眾人。
他們一生所求,不過兩個字,功名!
不期望別人的承認,也不為榮華富貴,更不求光宗耀祖。
所求就是能找一個合適的平臺,來施展自己那一身驚天地,泣鬼神的才華!
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便是明朝的道衍和尚姚廣孝。
這傢伙身負屠龍之術,前半生庸庸碌碌,但遇到朱棣之後,一身驚世之才得以施展,堪稱明成祖靖難第一功。
但得勢之後,他卻又深入簡出,除了上朝以外,平日裡全都穿著一身僧衣,住在寺廟之中,生活簡樸宛若苦行僧一般。
他的一生,彷彿就是為了造反而生。功成之後,卻拂袖而去,不貪權,不求利,只為自己那一身屠龍之術能得以施展。
從某些方面來說,林夕也是一樣。
他有自己的信念,誰重用他,能讓他實現自己的抱負,他就死心塌地跟誰幹,不管這人要做的事情對錯與否。
這世界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所有對錯也得看立場。
所謂彼之英雄,我之仇寇,也正是此理。
嚴格來說,田豐,荀諶也是這種人。
林朝看著自己的弟弟,認真道:“子煦,你志向遠大,為兄甚是欣慰。只是你尚且年幼,還需多加磨鍊,眼下有一重任,可助你歷練心智,不知你可願擔當重任。”
一聽林朝贊同自己的志向,並且有重任要交給自己,林夕激動壞了。
“但請兄長吩咐,夕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林朝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了三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