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盧植的詢問,鄭玄不置可否,而是揮了揮手。不遠處,馬上走來一個三十歲上下的青年男子。
此人身材高大,面目嚴肅,腰間還掛著一柄佩劍。
“老師有何吩咐?”
青年男子走到鄭玄面前,拱手恭敬道。
“季珪,取紙筆來。”
鄭玄吩咐道。
“唯!”
青年男子答應了一聲,然後在隨身攜帶的行囊中,掏出一沓紙張,一方硯臺和一杆毛筆,當即開始研墨。
不一會,墨研好了,鄭玄接過青年男子遞上的毛筆,在紙上奮筆疾書。
林朝用目光的餘角瞥了一眼,發現鄭玄的字雖然談不上漂亮,但寫得極為工整方正,正如他的品性為人一般。
“子初,你且帶回去,三日之內,若能解此題,可來某師弟府上。”
林朝接過墨跡還未乾的紙張,心裡明白,這應該是鄭玄對自己的考驗了。
“鄭公,盧公,那晚輩就先告辭了。”
林朝拱手而拜,轉身離去。
……
回到荀彧府中,林朝卻正好看見荀彧兄弟二人正在院中相談,但兄弟兩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子初回來了。”
見林朝走進來,荀彧開口招呼道。
“文若,友若。”林朝打了聲招呼,但看到兩人臉色後,有些好奇問道,“發生了何事?”
見林朝發問,荀彧輕嘆道:“這幾日京城收到探報,休屠部率領各部胡人共同反叛,攻入西河,殺了太守。又有黃巾餘孽趁著西河陷落,在白波谷煽動百姓,寇太原,河東。”
其實休屠部是正月反叛,而白波黃巾是二月起事,只是由於地勢的原因,京城收到的探報是一前一後,中間只隔了一日。
歷史上從中平五年到董卓入京,幾乎每年都要發生十多起叛亂,起義,好幾十次天災人禍,林朝對此也是見怪不怪。
但荀彧兄弟可不一樣,他們對此可是大受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