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這個三國很核理> 第一百九十二章 欲行屯田之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二章 欲行屯田之策 (1 / 3)

基層治理是一盤大棋,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的收編遊戲。

田豐與荀諶的方式固然能立竿見影,但上限太低,註定不可能有太大的成效。

等二人說完後,林朝沉吟片刻,才繼續開口道:“諸位,在提出策略之前,我等不妨先想想,治理民生的目的是什麼。”

“子初此言何意?”

荀諶面帶疑惑之色,不解地問道。

治理民生的目的,不正是多徵收賦稅,充實府庫嗎?

難道還有別的目的不成?

林朝解釋道:“諸位,某眼中的基層治理,可分為兩部分,民生與民心。使民生有所依,可得民心。得民心者,可得大勢。”

“所以,基層治理的第一步,便是要撫民以生。”

萬世之功第一步,就是先讓治下百姓能活下去。

日子能長久,才會有將來,不然一切都是虛妄。

林朝開口道:“文和,如今我大漢賦稅幾何?百姓一年畝產幾何?”

賈詡站了起來,衝林朝一拱手道:“回長史,百姓田租十五稅一,口賦二十錢,另有算賦,商賈奴婢者,出二算。另有更賦不等。至於畝產,今者善田一畝,可得粟米三石。”

賈詡每說一個名目,林朝就嘆息一聲。

這麼多賦稅裡面,唯有田租是因事變化,不管你收成幾何,只收十五分之一。

其他的口賦,算賦,更賦,都是硬性規定,必須要繳納,哪怕你顆粒無收,自己都快要餓死了,也不能少交朝廷的賦稅。

所謂的口賦,便是年滿七歲至十四歲的少年,每人每年需要向朝廷繳納二十錢。

而算賦,則是十五歲至五十六歲的人,每人每年要向朝廷繳納一百二十錢。

因一百二十錢為一算,所以又稱之為算賦。

此外的更賦,則是屬於徭役,成年男子從二十歲起,每年都要服徭役最少三個月,因時局變化而加長。

也就是說,大漢的每一戶人家,不管你今年有沒有遭災,有沒有收成,一家男女老少都得交給朝廷這些錢,或者以實物抵扣。

試想,一個五口之家,男女一起勞作耕種一百畝田地,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也只有三百石糧食,摺合成後世的斤兩,不過一萬七千斤。

而一個五口之家,兩個大人,三個小孩,一年要吃多少糧食?

在經年累月見不到葷腥的日子裡,又得高強度勞作,每人每天最起碼得兩斤粟米,才能勉強吃個七分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