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眾人全都沉默不語,唯劉備一人挺身而出,主動替自己攬下罪責,袁遺心中有些感動。
劉玄德……還真是個厚道人啊!
對了,他方才說自己曾遣人出使公路賢弟,是去幹什麼來著?
該死的泰山賊子,偏偏這個時候突圍,讓某沒有打探出他劉玄德的意圖!
而劉岱這邊,面對劉備主動攬罪的行為,卻露出了笑容,溫言安慰道:“賢弟不必自責,誰也不能預料到泰山賊子會在今晚突圍而出。”
這番話老雙標狗了,聽得袁遺面色一陣抽搐……
他劉玄德預料不到,我就能預料到了?
至於劉備為什麼會來到袁遺軍中?
這不是廢話嗎!
在場眾人,他劉玄德誰家沒去過!
劉備喜歡吃席的毛病,讓劉岱對此事並沒有多想。
但劉備還是有些自責,又開口道:“公山兄,賊子逃遁不到一個時辰,眼下當務之急,理當派大軍前去追擊!”
劉岱一番義正嚴詞的模樣,開口道:“賢弟所言極是!只是……兵法有云:窮寇勿追。且現在是黑夜裡,目不能視物,萬一賊子有所防備,大軍恐不能全身而退。待明日白天,再行追擊!賢弟放心,這夥賊子跑不了。”
這番話有些言不由衷,一看就是明顯的推脫之言。
眼下泰山賊雖逃,但仍在冀州腹地,跟他兗州刺史有什麼關係。
劉岱眾人之所以出兵討伐,還不是怕自己的地盤被孫觀襲擾。
而此番孫觀突圍而出,但已經斷糧卻是事實,兩三日內,絕對會襲擾清河郡周邊縣城。
到時候,就讓冀州牧韓馥頭疼去吧。
總之一句話,不管如何,只要泰山賊不入寇自己治下,管他去哪呢!
憑什麼浪費自己的兵力,去替冀州拼死拼活。
眾諸侯顯然也聽出了劉岱的意思,紛紛拱手附議。
劉備無奈,只得從眾。
望見這一幕,不遠處的荀諶微微一嘆,神情有些惆悵,也有些輕鬆,更帶著一絲欣喜。
晃晃大漢四百載,時至今日,對待掀起叛亂的賊子,一眾地方主官卻是如此態度!
還真讓林子初說對了,天下將亂啊!
不過也好,如此泰山賊的去向也不會有人追究了,此行冀州就此多了兩萬多兵力,也算美事一樁。
想到這裡,荀諶對林朝開口道:“子初,此番圍剿泰山賊,怕是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