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武將那邊,眼中卻滿是興奮和躍躍欲試。
尤其是這次泰山之戰一直在後方留守的張飛,若不是場合不合適,他恐怕要仰天大笑起來。
“謹遵主公鈞命!”
不管如何,林朝請出了劉備的佩劍,眾人就已經失去了爭辯和商議的機會,只能低頭拱手應道。
簡而言之,劉備已經做了開戰的決定,打不打不需要你們來商議。
你們需要商議的是,這一戰該怎麼打,怎麼才能打贏!
見眾人躬身應命,林朝這才歸劍入鞘,揮手示意眾人坐下來說。
“諸位,議一議吧,這一戰該怎麼打。”
聞言,眾人都沉默了下來。
眼下到了各抒己見的時候,他們卻都開始皺著眉頭苦苦思索起來。畢竟董卓勢大,不是能輕易戰勝的對手。
林朝也不催促,給足他們思考的時間。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早已黑透了,林朝一揮手,示意林夕為眾人準備膳食。今晚不商量出一個結果來,大家就都睡在這裡吧。
眾人思慮半晌,最終還是荀攸率先開口道:“姑父,董賊軍數倍於我軍,且其麾下大多是西涼,幷州的邊軍,以及朝廷的羽林軍,北軍五營將士。此外,雒陽八關皆深溝高壘,不易攻破。
若戰事一旦成膠著之勢,便會耗時日久,待我軍糧盡時還是得退兵,屆時董賊趁虛而出,襲擊我軍後翼,則此戰必敗!”
如果說荀彧是從政治,大局的角度去考慮這些問題。那荀攸就是單純從戰術的角度,來分析成敗利弊。
很可惜,在他的籌算中,徐州勝算連兩成都不足。
政治爭鬥上,董卓或許鬥得過雒陽世家,或者鬥不過。
但在軍事上,董卓現在的實力,足夠平推天下。
什麼袁氏,什麼關東諸侯,董卓真要狠下心來,這些人在他的鐵蹄下,都是一隻只待在的羔羊!
六七萬身經百戰的邊軍精銳,三四萬裝備最精良的羽林軍,還有其他曾經掌權將領麾下好幾萬老兵,你拿頭跟給他打!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什麼計謀都是可笑的。
但這是不是代表劉備就毫無勝算呢?
當然不是,
至少林朝不這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