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常說,袁本初不過是他袁家的庶子家奴,根本不配與他為伍。
這句話,其實是不正確的。
袁紹的確是庶出,但因伯父袁成早亡,他便被親爹過繼到伯父名下以承宗嗣。
換而言之,當袁紹過繼過去的時候,他就已經成了袁成的嫡子,而且是整個袁氏的嫡長子長孫,地位是比袁術高的。
所以袁紹和袁術雖然是親兄弟,但按照法理上來說,他們其實是堂兄弟……
這個時代諸如之類的操作還有很多,比如後來諸葛亮與黃月英成婚多年,遲遲沒有子嗣,諸葛瑾便把自己的次子過繼了過去。
此子,名為諸葛喬。
諸葛亮當時只有這麼一個名義上的兒子,生怕他成為庸人,對其管教甚是嚴格。哪怕隨軍出征時,也讓他和士兵在後方押運糧草,所享待遇,與士卒相同。
最終,諸葛喬早夭病亡,年僅二十五歲,諸葛亮甚為痛惜。
所以,袁紹的出身並不低。只因伯父早亡,他才沒有分到袁氏過多的資源。
真要按照出身來對比,袁紹還是比袁術強一些的。
不僅如此,袁紹表現出來的能力,也比袁術強上不少。
當然,這也是別人提起袁紹,袁術就急眼的根本原因所在。
早年的袁紹,遍結遊俠,招納死士,隱居洛陽,保護黨人,這一番操作下來,在清議界人的眼中,他袁紹就是下一任的‘三君’!
不,三君可能都配不上袁紹了。
甚至可能要為他新創立一個稱號!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黨錮解禁,袁紹被何進徵召入府,引為心腹。
作為清議界和世家的代表,袁紹自然想剷除官宦。
當然,結局也很順利。
儘管有林朝在明裡暗裡搞事情,但袁紹還是成功把宦官逼到了絕路。
雖然何進死了,但宦官也徹底被袁紹抹除了。
至此,沒了何進和宦官兩相抗衡,作為世家代表的袁紹,自然可以堂堂正正掌控中樞,輔佐天子,號令天下。
這個夢美嗎?
當然美!
可惜,董先生來了,並且一泡尿就將袁紹心中那顆,還沒來發芽的火苗,給徹底給澆滅了。
於是袁紹只得逃出雒陽,到了渤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