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這個說法,袁術表示自己非常喜歡,當即點頭附和道:“賢弟所言甚是,個人榮辱又算得了什麼,我等只是為有功將士請賞而已。今上聖明,必然能明白咱做臣子的難處!”
說罷,劉袁二人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
兩日後,袁紹也帶著大軍趕到了雒陽。至此,關東的四路大軍到了三路。
至於兗州刺史劉岱那一路,就算董越與楊定負隅頑抗,以眼下的形勢,破關而入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不過作為關東聯軍中最弱的一路,眾人也沒對劉岱那邊抱有多大的心思。畢竟眼下董卓已死,他們巴不得劉岱跟董越、楊定二人拼個兩敗俱傷,未來天下爭霸的路上少一個對手。
但劉備卻建議,派大軍南下向東征討董越與楊定,與劉岱形成合圍之勢。
對此,袁術略微一沉思,便同意了。畢竟他們兩人手中還有兩萬西涼精銳,若是最終白白便宜了劉岱,那可就不好了。
二人同意後,也沒必要問袁紹的意見了,只是這次不需要劉備與袁術親自出徵了。
劉備這邊以關羽為主將,趙雲為副將,荀攸為軍師,率三萬大軍前往。而袁術這邊,則是派出了馬騰的涼州鐵騎,與呂布的幷州軍一同出征。
袁術此舉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他以為呂布久在董卓麾下,與董越、楊定二人可能也有些交情,最好能勸說二人倒戈卸甲,使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兩萬西涼鐵騎。
至於袁紹,連一兵一卒都沒有派出去。
仗打到這個份上,袁紹的心已經涼了一大半,再也提不起什麼其他心思了。
先是會盟遲遲未到,不僅被袁術搶走了盟主之位,還差點被林朝扣上一個從賊的大帽子。就算後來參與了關東聯軍,卻處處遭到袁術打壓,自己得意的斷糧之計也未奏效,現在更是最後一路到達雒陽,甚至還與冀州牧韓馥有了些齷齪……
此次討董之戰,袁紹的得意算盤,可謂是一次都沒有打響,一直處於被動的局面。
一步錯,步步錯。如此殘局,袁紹甚至都想掉頭就走。若不是劉備說林朝前去為眾諸侯討要賞賜,他早就率兵返回冀州了。
畢竟已經惡了韓馥,有些事情就得提前準備了……
與袁術一樣,袁紹也有著自己的計劃。而在他的計劃中,冀州這塊膏腴之地,用來做大本營剛剛好。
至於現任冀州牧韓馥嘛……
一個蠢如豬狗之徒,如何配領冀州牧?
就算不交惡與他,袁紹遲早也會找個機會將他趕出冀州,或直接除掉。
因此,現在留在雒陽的關東諸侯,都在期盼著林朝能為他們帶來好訊息!
但……行事一向出人意料的林子初,會讓他們得償所願嗎?
……
此刻的林朝,又在哪呢?
答案是在返還雒陽的路上。
從河北縣到雒陽足有五百里的距離,林朝表示這段路實在太長了,沒有個把月的時間,怎麼可能到呢?
至於那些等他等得望眼欲穿的關東諸侯,那就索性讓他們再等等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