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方戰事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後方留守大營的林朝,卻開始準備班師回徐州的事宜。
此時已經快十一月底,林朝打算過兩日等前方戰事有了結果之後,便率大軍返程。冬日裡自然不適合打仗,但僅僅是行軍回師,還是沒有問題的。
若一切順利,大軍能在年前返回徐州,過一個好年。
士卒在外拼殺了一整年,也該好生休整一番。
至於前方討伐孫堅的戰事,林朝派出了以趙雲為首的徐州武將全明星陣容,兵馬雖然只有一萬,但全是各將領麾下最精銳之士,應該不至於出現問題。
本著用人不疑的態度,再加上也沒有遠端微操的習慣,林朝分派了任務後,便不由再進行干預,而是由趙雲臨陣全權決斷。
再者,趙雲現如今是妥妥的徐州第二號武將,地位僅次於關羽。其為人謹慎,卻又不失機變,文韜武略皆是上乘,足以統攝麾下所有將領。
若是連他都沒能留下孫堅,就算出動關羽也沒用。
是以,自趙雲統兵追擊後,林朝便向劉備諫言,著手開始準備返程事宜。
但臨行之前,還有幾件小事要解決。
其一,便是公孫瓚與張燕勢力。
公孫瓚和劉備俱師從盧植,昔年求學之時,劉備便以兄事之,令公孫瓚印象很好。恰逢劉備崛起,聯軍討董時,公孫瓚自然站在了劉備這邊。
這種有著同門之誼,卻沒有直接利益衝突的盟友,才是真正的盟友,也更為可靠一些。
而林朝下一步的戰略大方向,正是自徐州向北,進兵青州、冀州。而雄踞幽州,抗擊北胡的公孫瓚,便是首要拉攏的物件。
這與當初拉攏劉岱,示好袁術是一樣的操作模式。為此,林朝還特地詢問了養狗大師賈文和的意見,想請他出手與公孫瓚談談。
只是礙於公孫瓚的身份,林朝也不好出手算計,關門放賈詡的計劃終究還是沒有實施,而是改由請劉備親自出面籠絡公孫瓚。
說是籠絡,也不大確切。
畢竟師兄弟在一起吃席聯絡感情,怎麼能說是帶有目的性的籠絡呢?
劉備聞言,馬上應允了林朝的請求,當即派人請公孫瓚前來,並且設宴款待。
關於吃席這種事,他劉玄德可謂是輕車熟路。甚至席間喝高了的時候,直接一股腦將自己準備北取青州的計劃告訴了公孫瓚,末了還請公孫瓚協助。
這一幕,看得旁邊的荀諶眉頭直皺,但當著公孫瓚的面,他也不好說些什麼。
可公孫瓚見劉備如今身為太尉,卻依舊如此坦誠,還是如當初一般把自己當成了兄弟,竟大為感動。
甚至放出豪言,等劉備率軍平定青州黃巾賊時,他公孫瓚必然率軍響應。就算不能從旁協助,也絕對可保劉備無有後患,替劉備牽制來自冀州的威脅。
劉備聽了也很感動,當下兄弟二人推杯換盞,喝得好不痛快,晚上又抵足而眠,直把荀諶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本以為,此行說服公孫瓚,勢必要費一番唇舌,甚至有可能要割讓一些好處。
但世家出身的荀諶,終究不瞭解劉備與公孫瓚這等任俠之氣頗重的豪雄,三言兩語間,僅憑義氣便達成了攻守同盟。
與此同時,林朝也沒閒著。
他帶著太史慈,只率領不到二十名親兵,來到了張燕營寨前。
得知林監軍大駕光臨,張燕馬上回想起了當年中山之戰,被林朝支配的恐懼,同時那被趙雲一箭射中的半邊屁股留下的傷口,也開始隱隱作痛。
“林子初此行帶了多少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