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口嫌體正直的傢伙,不用理會。
但對於劉備的問題,林朝還是拱手答道:“玄德公,城中孫觀所率領的,皆是曾為禍鄉里的泰山賊,玄德公真要招攬他們?”
聽林朝說到這裡,所有人都嚴肅了起來。
大漢自始至終,就有不赦叛賊的先例。
昔日黃巾起義時,朱儁於南陽斬殺黃巾軍神上使張曼成後,剩餘的黃巾軍想要投降,卻被朱儁直接拒絕,後毅然挺軍攻入南陽,斬殺黃巾軍數萬人。
而皇甫嵩更加過分,他在擊敗黃巾主力後,築起了一座又一座京觀,京官的材質,就是黃巾軍的人頭,前後有十多萬人,目的就是震懾這天下所有想反對朝廷的人。
泰山賊雖然沒有打出造反的旗號,但畢竟曾為禍一方,林朝想知道劉備對這群人的態度。
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對於這件事情,出身底層的劉備倒是看得很透徹。
他並沒有從大義的角度點評,也沒有從仁義的角度號召,而是直接揮了揮手,淡然道:“子初,這些所謂的泰山賊,都是求生不得的饑民而已。”
林朝再度拱手問道:“他們若降,玄德公欲如何安置他們?”
“自然是按照徐州政令安置,這不正是子初你的職責,為何問某?”
劉備開口笑道:“不過子初既然問了,那某就說說自己的意見。他們願意從軍,便打散編入軍中,不願從軍,便賜予一些田地,讓他們自行屯田便是。”
林朝問劉備如何安置這些泰山賊,指的是要不要區別對待。
但劉備想也沒想,直接說用徐州現行的政令安置,就代表他從心底裡對這些泰山賊沒有成見。
或者說,任何納入他劉玄德治下的民眾,無論之前是何種身份,他都一視同仁!
聽完劉備的話,眾人面面相覷,都沉默了一會,最後拱手齊聲道:
“主公仁德,我等佩服!”
林朝也笑著拱手道:“玄德公,朝明白了。”
見眾人滿臉佩服的模樣,劉備有些疑惑,不由撓了撓頭。
我剛才說的話,有什麼不妥嗎?
明白了劉備的意思,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傍晚時分,鮑信眼見久攻不下,只得鳴金收兵。
當他走入軍帳中時,卻看到林朝也在裡面,正對著劉岱說些什麼。
“允誠回來了,今日之戰,結果如何?”
見鮑信走進來,劉岱開口問道。
聞言,鮑信搖了搖頭,嘆息道:“這些賊子好生頑固,今日我軍折損了近千人,卻還是沒能攻破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