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急中生智,又說了一句:“妙姐兒先不來,山荊想先拜會王爺。明日府中擺酒,慶一慶王爺去年的大捷。”說得竟然是誠懇無比。
朱宣看了眼前這個倔強的老人,朝中都知道他清廉執拗的。不然也不會左右不了自己女兒的婚姻,就一氣之下,父女再不見面,弄得妙姐兒長得這麼大了,還不知道有外家。
見他說話這麼客氣,朱宣也有些不忍心了。是血親又不是仇人。。。。。。。
蔣大夫見朱宣沉思,有些著急了,聽說外孫女兒出落得好,下個月就要成親了,自己父女臨終前不得見面,就留下這一個孩子,難道自己一點兒也不看顧著,真的是成親那天,王府裡出來,再回到王府去。
又聽人說如何嬌縱,蔣大夫聽了心裡總是不舒服,蔣家三代在京為官,只出過貞婦節婦,從沒有過女眷小姐們有過這種名聲的。
這竟然不知道是沈居安從小沒有教導好,還是南平王爺的錯。蔣大夫初聽時還冷哼一聲,真是家門不幸,沒有出嫁的小姐嬌縱出了名。
再想想就心裡難過了,自己就一個女兒,在家裡平時規矩教導一點兒不錯,官宦之家出身嫁給了沈居安這個小商販子。
好在女兒不糊塗,親事許給了南平王府。那個時候太夫人落難時,也到蔣家來過,蔣大夫當時年青怕事,怕受牽連,與太夫人家又只是出了五服的親戚,只是一朝為官了才有走動,所以袖手了。
現在再回想這件事,也後悔不來。沒有想到女兒背地裡幫了太夫人。可憐太夫人一介女流,一個乳母相伴,兩個女人遠赴戰場,找到老侯爺。
遇上了老侯爺也是個不嫌貧愛富的人,每次一聽到嫌貧愛富這句話,蔣大夫心裡就一陣痛。我嫌貧愛富,還不是為了女兒能嫁個好人家,結果落到了這種地步。
蔣大夫把雜亂的思緒拋開,對了朱宣繼續誠懇地道:“山荊也想見見王爺,才能放心。也是為了外孫女兒,讓王爺見笑。”
朱宣明白了,在京裡的世家都知道我以前荒唐風流出了名,不見我恐怕不能放心。其實別人也許並沒有這樣的心思,外孫女要出嫁了,不給見本人難道見見未來女婿也不行?
這種心思,全是朱宣自己的想法。朱宣再想想也是一片愛惜玉妙的厚意,就不再思索,雖然沒有笑容,但語氣也極真切:“那麼,明日晚上,我攜了妙姐兒一同前去,有勞老大人招待。”
蔣大夫先答應了,答應了以後才奇怪地看了朱宣,心裡的話沒有說出來。老大人?我是你外祖父才對,官高了就不論親戚了。
朱宣沒有理會他的心思,想了回去稟了母親,還要好好地對妙姐兒這個孩子說才是。平白冒出了一個外祖父,還不知道她會怎麼想。
就別了蔣大夫上了馬回去。
(今天四更,8:00,12:00各更一章,晚上老時間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