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矇矇亮,宮門外就候著進宮參拜的官員和命婦,嬪妃們也按著鐘點兒候在皇后宮門外。
“張淑妃,田佳妃。。。。。。”黃門念出十幾位名字來,再大聲地道:“餘人宮門外朝賀。”轉身進去時,身後跟著進去的只有這十幾位嬪妃,餘下來的人都是垂首隨著贊禮朝賀,卻都是各有怨言。
皇后在這種時候不會人人都給體面,她也理由不少,一會兒還要見命妃們,還有幾位是要多說幾句話,這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可能見得完宮中所有的嬪妃,就是所有的命婦們也不是人人都見,宮門外叩個頭這就可以走人。
平時皇帝去別的嬪妃那裡,皇后也生出來的怨氣,在這樣逢年過節的日子裡,就是她正大光明出一口氣的時候。
這樣的一天就過的很是趁心,皇帝不是昏君,也不會在這樣的一天裡去別人哪裡,到晚上的時候都會到皇后宮中來,讓負責記錄皇帝一言一行的官員也得以添上鼓吹的一筆,帝后是恩愛的。
今天晚上的宮宴算是家宴,自鄭太后西去,每逢年節皇帝備為思念於她,總是和皇姐高陽公主,自己的皇子皇孫們一起宮宴。
聽著外面報說皇帝和長公主到了,皇后款款站起來迎接,接著皇帝進來坐下,外面匆忙進來一個人回話:“淑妃娘娘和華妃娘娘打了起來。”
所有的人都震驚,長公主也震驚,把笑容放在心裡,皇帝一聽就沉下臉:“是為著什麼?”
為著什麼,誰也說不清楚。回話的人也是稀裡糊塗:“奴才去的時候,淑妃娘娘哭,華妃娘娘也哭,淑妃娘娘的宮女說是華妃娘娘的宮女先動了手,華妃娘娘的宮女一口咬定是淑妃娘娘先動的手。。。。。。”
皇后叱責道:“無用的奴才,弄明白再來回話。”然後回皇帝:“皇上,淑妃出身名門,皇上最知道她,是賢淑知禮之人,華妃出身寒微,或有不妥當舉動也是有的。”皇后覺得這正是送上門來的一個收拾人的機會,我總理六宮,這六宮歸我管。
“出身寒微,這話朕聽的太多了,太祖皇帝也出身寒微,才有今天的大好江山。”皇帝是對於華妃的出身議論聽的太多,一聽就不舒服,再說新年裡兩位娘娘打架,這成何體統,不吉利而且都沒有規矩。
皇帝對著皇后道:“你總理六宮,這沒規矩的人是你教出來的,張淑妃常來給你請安,你是如何教化與她?”這話連皇后都怪上了,皇后只得委屈地跪下來請罪:“是臣妾沒有管教好。”
回話的人再回來,還是沒有弄明白,和先前一樣,雙方互相咬住對方,都說別人先動的手,皇后宮中準備開宮宴,不想遇到這件掃興的事情,宮室內皇帝陰沉著臉,宮室外兩位嬪妃都哭哭啼啼地跪著說自己有理。
皇帝在生氣,皇后在請罪,長公主高陽這才站起來回皇帝的話:“新年正歲這般沒有規矩,都失了禮儀,請皇上皇后好好管教才是。”
“哼,”可以聽到宮門外啼哭的皇帝這才冷冷地開了口:“華妃出身寒微,不許禮儀規矩,以下犯上,理當懲戒。罰她閉門思過三個月,抄寫宮規一百遍;”然後是張淑妃:“位尊就更守規矩,何事新年喧譁,革去淑妃稱號,閉門思過三個月,抄寫宮規一百遍。”
長公主一句善頌善禱的:“皇上聖明,”讓皇后這才清醒一些,太后在世時,在婆婆面前沒有不忍著的,皇后把這股子氣出在長公主身上,這一會兒再看看長公主,側面兒看上去,頗有幾分象婆婆鄭太后,皇后一心裡悲憤,我這還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嗎?位尊者未必就可以為所欲為,皇后看多了鄭太后,初學一學就沒有學得象。
一件小事情攪得宮宴也沒有吃好,罷宴后皇帝推說有奏摺這就離去。皇后這才得以聽到一個全過程,找來了前淑妃的宮女,讓她仔細地說了一遍。
“中午皇后娘娘賜宴,淑妃娘娘宴後一直陪著娘娘近傍晚才回去,”張淑妃是皇后跟前得寵之人,一直呆到皇上要來以前這才從皇后宮中告辭。華妃就一直在候著她。
宮女是看的認真:“華妃娘娘迎上淑妃娘娘,言語多有無禮,說淑妃娘娘回來的太早,淑妃娘娘生氣,過去伸手給她一巴掌,華妃娘娘捱了這一巴掌,反手給了淑妃娘娘一下子。。。。。。”
皇后氣的渾身顫抖:“這,太不象話了,她眼裡還有我這個皇后在嗎?”宮女有些害怕,低聲地道:“華妃娘娘還有一句話,”
“她還說什麼?”端起茶來想喝一口定定心的皇后,覺得自己手也在顫抖。宮女低聲道:“華妃娘娘對張淑妃娘娘哭著說,我素日尊重你,你眼裡沒有我也罷了,為何這樣作踐?”
一聲茶碗響,皇后把手中茶碗摔在地上,這話分明是對我說的。想想華妃還是哭著說的,一定是梨花帶雨一樣讓人愛憐的模樣兒,難怪跟她的宮女和太監們都說是淑妃先動的手。
說張淑妃回去的太早,一向對華妃心不忿的張淑妃心中肯定是要動怒。皇后在這一天裡,從來是不讓嬪妃陪著用宮宴。中午賜宴下午陪著的嬪妃們都是要在皇上到以前離開。如果是大型的宮宴那才是人人有份。張淑妃發了一次脾氣,忘了華妃這種出身不好的人,不吃這一巴掌眼前虧。
這背後是有人聳著也有人撐腰,皇后此時後悔覺得還來得及。太后在世的時候是沒有這樣事情,鄭太后是不許別人隨便上位,帝后嬪妃層次分明。鄭太后忍了多少年算是熬出來的,皇后覺得自己熬到六宮獨尊,全然忘了她沒有鄭太后的權力。
長公主高陽回到家裡是高興的,武昌侯陪著一起回來,在馬車裡看著高陽公主的微笑再勸一下:“何苦來多那句話,惹得皇后要起疑心。”武昌侯又要提起心來,自從娶了高陽,就沒有不提心的時候。
一身錦繡宮裝的高陽公主背靠著馬車座墊,唇邊只是笑容,甚至有興致往車外看一看兩邊房屋上積了雪的屋脊。高陽公主是心中感嘆,老太后不在,無母之人受人嫌棄,要是太后還在,皇后幾時見我,不是客客氣氣:“姐姐不必行禮,昨兒我還在想姐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