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就醫生,怎麼又小了呢?”一直在朱宣面前總是被看得很小的妙姐兒一面把傷口最後捆好,嘟起嘴道:“人家四個孩子了呀。”
朱宣呵呵笑了起來:“原來四個孩子,這就不生了嗎?”沈玉妙又嘟一下嘴道:“誰說不生的,只是……”用自己身子在朱宣身上蹭一下,才道:“孩子們多了,表哥會不會不疼我?”
伏下身子的朱宣在嘟起的紅唇上狠狠親一下,道:“表哥最疼你。”這句話是朱宣最愛說的,以前總是說在別的地方,無端引起妙姐兒時時傷心。
就是書房裡反目的時候,妙姐兒也說過:“不要再說表哥最疼我,我不要再聽……”此時說出來,夫妻兩個人同時想起來書房裡反目,突然覺得那樣的場景很是可笑,都是相視一笑,朱宣把妙姐兒重新摟在懷裡,在她額頭上摸一摸,柔聲道:“去睡一會兒。”額頭上都燙人,還在強撐著幫忙。
身軟力疲發燒有些身子痠軟的妙姐兒剛才不肯休息,就是在外面可以更早的看到朱宣回來,這一會兒覺得嗓子眼裡乾乾的,頭暈頭疼也實在是不能支援,乖乖地被朱宣抱到床上去,依然是和衣而臥,這戰甲穿在身上都成習慣。
朱宣沒有休息,緊接著就讓將軍們都過來開軍事會議:“伊丹請來的人是不多,卻是強悍,不可以輕敵。打了兩場,一顆主將的人頭也沒有砍下來,噶爾東,芒贊,都松這都是以前遇到過的,這一次我也不想再放他們走。”
將軍們在大帳內七嘴八舌,沈王妃在內帳裡吃過安神的藥,睡得依然香甜,象是外面大帳裡有人時時在說話,成了一個習慣。
又是半天的商討,朱宣最後定奪:“他們兩次偷襲不同的營寨,把我是找出來了,他們還會再來。不過這仗象是要打得長久才是,他們會分別偷襲,一批一批地殺人。這是一向消耗的老戰術了。
各營寨往前移動一百里,反正要打不如早打,讓他們少跑些路,前面一百里仍然是水草充足的地方,在那裡候著他們去。”
南平王黑重的濃眉下面是黑亮的眼眸:“再候他們兩個月,我就出擊了。”哪有隻捱打不出擊的道理?朱宣的心裡又有了主意。
兩個月以後,在左賢王的大帳內在爭論不休。伊丹和其木合,南詔公主、五公子坐在一旁只是看著請來的這些人和左賢王在爭吵。
芒贊嗓門最高:“這仗是怎麼打的,為什麼我們在前面打,你要後退,你是膽小鬼,比漢人還要膽小。”雖然是不指望著這位左賢王能怎麼樣,可是他屢屢後退就讓人都看不順眼。
“上一次左賢王你要能出營包抄一下,就可以抄到南平王的後路。”噶爾東也是覺得左賢王太傻蛋。
等到一群人話都說完了,左賢王才皮笑肉不笑地對三個人道:“不要說殺南平王,活捉南平王都有可能。”
伊丹也忍不住:“我們就這樣亂打,就能活捉南平王?”幸好是請來援兵,左賢王是指望不上的人。
可是這仗打得左賢王很是滿意,眼前這些人不分建制也不聽自己的號令一通亂打,屢屢前去偷襲南平王的營寨,南平王在半個月前開始還手,偷襲了芒讚的駐地,也是一樣的打法,咬一口就走,芒贊也是一樣的吃了虧,沒有追上南平王。
“各位,你們不聽我的號令,只是自己亂打,建制都沒有,黑夜裡我也認不清誰是敵人,當然只能閉營不出。”左賢王面對指責,沉得住氣地只是笑一聲:“至於後退,我是想引南平王過來。”我自己當誘餌還不行嗎?只是南平王不上這個當。
左賢王有幾分讚賞:“不想南平王不是個貪功冒進的人。”左賢王分析研究過達瑪和朱宣的數次戰役,一直覺得南平王都是險勝,有如天助一樣,每一次都覺得他太冒進,結果他總是贏的。
不想這一次自己親自交手,南平王居然能駐紮一個月之久不動,就是被屢屢偷襲後的這兩個月裡,南平王也只是被動等待的多,還手的不過兩、三次,也是在對方出兵偷襲後才帶著人去抄後路。
覺得這仗很滿意的左賢王是有自己的道理的:“抄你們的後路的總是南平王親自帶的兵,他一旦打順了手,就會只這樣親自出來才是。”左賢王這才覺得活捉南平王都是指日可待。
“我要親手一刀一刀切了他。”伊丹罵了一聲。南詔公主看一看左賢王沒有說話,眼前一圈都是男人,就和漢人一樣,也是覺得女人在戰場上出現是無用的。南詔公主一向是少說話,讓他們自己爭去。
“請各位來,只是再說一下,不要再亂打了,”左賢王面帶笑容地道:“你們不管別人,都是各自出擊,打一下就跑,這樣打下來要什麼時候才能打完這仗,什麼時候才能殺了南平王?”
一向話比較少的都松這才開口:“左賢王,你被南平王嚇破膽,用什麼漢人的計策,我們祖先在草原上稱霸的時候,也沒有用過漢人的計策,你不出兵,我們就自己打。”
打了兩個月,打出來一肚子的火氣,不想南平王果然是個硬骨頭,這般的難啃,每每都會在後麵包抄,可恨真是可恨。
笑眯眯的左賢王一點兒也不生氣:“都松族長,打仗不僅是憑著力氣的。”看著三個野人一樣的族長一起拉下臉來,左賢王還是笑眯眯的安撫一下:“各位太累了,我又調來不少糧草,各位那裡也都會送去。糧草充足,要打就打,要休息幾天也是可以的。”
這些人一奔襲就是兩天,南平王就總是以逸待勞,總算是撩撥得南平王起了性子,也主動出擊了,左賢王覺得可以好好犒勞一下他們。
和左賢王是話不投機多說一句都難過,幾個人憤憤走出左賢王的營帳,南詔公主隨後跟來,請了三個人一起去往伊丹那裡。
對左賢王的心思瞭如指掌的南詔公主要權衡一下誰更有利,在這兩個月裡,已經和左賢王達到共識,回軍以後,左賢王會助五公子繼承達瑪王爺的宗嗣,而殺了南平王的戰功則是左賢王的。
援兵一到,就是不和睦的左賢王也覺得這一仗理當殺了南平王,殺了南平王,南疆大門為之洞開,這個功勞不能不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