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龍椅上的遙澤說話聲音很小,旁邊的太監傳話道:
“聖上親口御旨,要徹查此案,請眾臣舉薦主辦之人選”
這下好了,朝綱之上頓時安靜下來,他們心裡清楚,必定這事兒是引火燒身的案子,背後牽連的達官貴人自然不少,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徹查這樣的案子呢?
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四皇子和賈松對視了一眼,二人心裡不通自明,他們要舉薦一個人,這個是正是遙譽蕭,皇長子。
大殿之上,遙譽蕭見沒人敢出來舉薦,於是自己出列,請言道:
“父皇,我願親辦此案,查明事情經過,還天下百姓一個公道”
賈松和四皇子一看,這不正好入了他們的願,於是也站出來支援和響應,很快眾朝臣都起身附議,皇帝一看,猶豫良久,最後也不得不同意。
傳諭的太監喊道:
“民變案,令皇長子遙譽蕭主審,三司協助。即可查明,予以嚴判,以解民怨,欽此。”
從宣旨的第二天開始,遙譽蕭就調集了協審的三司官員名單,這份名單一出,朝廷為之一震,因為這份名單之中啟用較多新人,可想這位皇長子辦案的決心。
如果說遙譽蕭主審,要抓的只是孟明濤及個別州府主政的話,那他們此案中要想脫罪,幾乎無半點可能,這份協審官員名單,是為吏部執首甄湧而準備的。
雖然滿朝群臣各有勢力黨派,但兩面三刀、見風使舵、首鼠兩端的人,不在少數。
要想躋身這朝廷之上,多少人都是察言觀色的高手,大家平常都不看好的遙譽蕭,沒想到這次敢不顧阻力,要辦如此大案,那些被他選中官員中,此時有些也不敢造次,都在靜觀其變。
孟明濤等州府主政,此番必定是在劫難逃,滿朝文武,已經有所牽連之人,都已心知肚明,為撇開勾連都是暗中銷燬物證,生怕留下一點證據。
面對這時賦稅激發的暴動,往日的親朋故舊都唯恐牽連,誰敢施以援手,孟明濤身後那些靠山也表現詭異。
邢律司宋慶是難得的中立部門,遙譽蕭主審案子的幫手就此一個,其他部門都是各為其主,受到一些掣肘那是必然。
這次沒想到的是四皇子遙譽欒暗中配合,七皇子遙譽凜明面配合,難免讓著滿朝文武深感驚異,他倆手裡掌管的各部,也是極力配合,如有不周之處,定會被嚴厲訓斥。
這樣也不怪,那吏部執首甄湧是賈松的人,賈松勢力太大,不借此削除他一些黨羽,日後對自己都是阻礙,只是賈松萬萬沒有想到,這四皇子會在暗中相助,看來朝綱之上風雲否側果然如實。
本是危在旦夕的甄湧已是賈松的棄子,但賈松觀念一變,要予以力保。
事情已出,孟明濤熱鍋上的螞蟻,遙譽蕭至接手以來,相關物證人證都有人明面和暗中提供,面對鐵證如山的證據,結案只是時間問題,各地州府陸續聽聞了風聲。
州府私自增收的賦稅開始向耕農退還,事件之中威脅封口也時有發生。遙譽蕭對此類事件處理,抓大放小,沉著冷靜,遇事果斷,靈活不失去底線和原則,以宋慶為代表的協審官員也到秉承公正。
一樁轟動全國的貪汙腐敗的賦稅重案,在本是亂局從朝綱之中,硬是辦的無比順利,讓所有人對這位皇長子刮目相看,,最重要的是他贏得天下百姓的稱讚,一時間收穫大量民心。
最終結案,孟明濤等七位州府主政判斬立決,家產悉數被抄沒,男丁發配充軍,女眷沒收為奴,興豐御史被判斬監候。
而那吏部執首甄湧,由於老奸巨猾,孟明濤與之來往證據丟失,主要是賈松不讓他死,隨官職被免,已為庶人,只落了個監管督辦不力之罪。
雖然眾人都知甄湧判的太輕,遙譽蕭也實屬無奈,因為寧紅天還不想讓他死,誰叫他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