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沁錯愕。
梁思泉憤然道:“你這小人……”
“這怎麼能叫小人?”裴君意搖頭道,“我只是不喜歡讓自己顯得狼狽,習慣時刻讓自己保持風度罷了,說起來,這應該叫‘君子之風’才是。”
梁思泉不屑道:“拋棄同伴也叫君子之風?”
“端看你如何理解了,割袍斷義、道不同不相為謀,自然也叫君子之風。”裴君意笑道。
梁思泉張口結舌一陣,還要說話,卻又有讀書人笑道:“此情此景,應當賦詩一首才對!”
《劍來》
這一句話讓少年們全都看過去。
空中烏雲蓋頂,但一時還未落雨,鏡湖亭臺就在旁邊,裴君意也不急著躲雨,便與眾人一樣,循聲望去。
“作詩啊……”
“如此甚好!”
“七夕佳節,落雨遊湖,如此意境,必能寫出好詩……”
眾讀書人附和,一時間思緒萬千,但此時意境再好,一時要想出好詩,還要花些時間琢磨。
眾人一面緩緩而行,一面低頭沉思,不時有人吟上兩句,但要作出全詩,也只道“稍等”。
嗯……作詩啊……
梁沁與梁思泉不約而同的看向裴君意。
當初他們“結識”之初,可就是因為作詩啊。
“既然諸位還未有好詩,那不如還是按照慣例,梁兄先來一首‘拋磚引玉’?”有與梁思泉相熟的少年看向他說道。
讀書人們在一起,除了談論學問,最受追捧喜愛的便是作詩了,而在這些少年人中,梁思泉自是其中佼佼者,往日也總是他第一個寫出詩作,誦詩時,也總說自己是“拋磚引玉”,因此,少年這樣說並不是指他的詩是“磚”,只是在打趣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