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工廠協調的事情實際上是由廖漢翔去做的。當然,廖漢翔並不是去協調,而是去威脅與利誘了哈飛與沈飛這兩家主要為海軍提供戰機的飛機制造廠。廖漢翔的動作也挺快的,他一接到談仁皓的電話就立即找到了哈飛的負責人,隨即就去了沈飛,然後讓雙方各自負責新轟炸機的機體與發動機的研製工作。自然,廖漢翔沒有忘記給這些人一點好處。
“廖將軍,你還真有手段啊!”聽完廖漢翔講的“故事”,羅雲衝首先大笑了起來,“經過你這麼一搞,恐怕現在哈飛與沈飛就已經在組織人員來開發新的轟炸機了。”
談仁皓笑著直搖頭,廖漢翔確實有那麼一股霸氣,而這正是談仁皓這類年輕將領所缺乏的。在兩架飛機廠,廖漢翔直接以“狼鳩”(已經正式定名)的訂單為要挾,隨後與兩架飛機廠達成協議,雙方按照“狼鳩”轟炸機的製造比例來分配新轟炸機的研製份額。同時,這也將決定今後新轟炸機的生產比例。而研製經費則將在今後大規模訂購的時候直接計算到製造成本中去。換句話說,研製經費將被分配到今後每一架轟炸機上,而工廠只是需要先幫海軍墊著這筆錢,而這些錢,實際上就是從“狼鳩”的訂單中分出來的一部分而已。這對雙方都有好處,工廠方面自然很樂意與海軍合作了。
“這事算是搞定了,雙方都答應加快研製進度。而且我也暗示。如果能夠儘快搞出新轟炸機的話,那就生產新地轟炸機,‘狼鳩’只是過渡用的而已。”廖漢翔也顯得很高興,現在他已經是戰略打擊部隊的司令官了,“你們以為工廠的人沒有腦子?按照羅雲衝的估計,新轟炸機的成本價是‘狼鳩’的三倍,利潤也是三倍。工廠方面自然願意生產新地轟炸機,不然他們根本就賺不了多少。”
“不管怎麼說。這是好事,至少,不需要我們為此操心了。”談仁皓把腳架在了旁邊的椅子上,“對了,你們知道第二特混艦隊地事了吧?”
羅雲衝皺起了眉毛,廖漢翔則微微搖了搖頭。
“校長大概準備把第二特混艦隊劃到西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只留下第一特混艦隊由海軍司令部直接指揮。免得別的戰區跑來要艦隊。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就有艦隊與轟炸機群兩支打擊力量,對對我們今後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就再好不過了。”廖漢翔立即笑了起來,“只是,第二特混艦隊的編制怎麼樣?是新組建的,還是把第一特混艦隊地官兵都搬了過來?”
“這個我也不知道,不過。很快就會有訊息的。”
“我們這邊也很快就會有結果了。”羅雲衝對艦隊的事情很不瞭解,“最後一輪試飛在月底結束,新年開始,轟炸機就的製造工作就將全面展開,而參加試飛的三十多架轟炸機都將在月底返回工廠進行改裝,然後第一批提供給部隊進行訓練使用。以加快部隊的裝備速度。要不,我們過幾天到濟州島去看看?”
談仁皓看了廖漢翔一眼,廖漢翔這個司令官是肯定要過去的,而羅雲衝這個戰區轟炸機部隊的司令官也肯定要去地。
“一起去吧,你可是戰區參謀長,跟我屬於平行指揮,羅雲衝還是你半個手下呢。”廖漢翔點上了煙,“讓老伍留守就行了,而且今後具體的轟炸行動要由你跟羅雲衝一起負責,所以你也要了解部隊的情況。”
談仁皓點了點頭。說道:“也好。我這幾天先把參謀部的工作安排下去,然後把郝東覺也帶上。一起過去看看新成立的部隊。”
五天後,談仁皓安排好了戰區參謀部的工作後,就帶上郝東覺,跟著後出發地廖漢翔奔赴濟州島,而羅雲衝已經提前三天趕了過去。
當飛機降落在西歸浦機場上的時候,談仁皓幾乎認不出這座機場來了。上次跟廖漢翔來到這裡的時候,機場上就只有一條1500米長的跑道,一座簡陋的塔臺,以及圍住了機場的那圈破舊的鐵絲網。而現在,機場的跑道已經延長到了2500米,北面,一條並行的新跑道正在緊張施工之中。塔臺已經修繕一新了,二十多座機庫也建立了起來,還有官兵的宿舍區,機場西面地兩座大型燃料庫,西南角上地彈藥庫,以及北面的三個防空火炮陣地都建立了起來。另外,還有大概五百多名工程兵在進行擴建工作,機場上停了很多工程機械。
“擴建工程大概在一月中旬完工,另外兩座機場地擴建工作將在一月底完工,到二月底,所有六座機場的擴建工作都將完工。”廖漢翔做了簡單的解釋,“到時候,這六座機場上至少可以部署720架轟炸機,如果有必要,還可以擴充機場的容納能力,如果每座機場最後能夠支援200架轟炸機作戰的話,那我們就根本不需要朝鮮的那幾座機場了。另外,海軍工程兵還在擴建西歸浦與表善裡的港口,今後,彈藥,燃料等物資可以直接運到這邊來,減少後勤補給方面的難度。”
“如果一次出動1200架轟炸機的話,那就足夠摧毀任何一座日本城市了。”談仁皓長出了口氣,戰爭時期就是不一樣。如果在以往,光是擴建一座機場恐怕就得花上一年以上的時間,甚至會用上好幾年。而在戰爭時期,一切都為戰爭服務,機場擴建的速度簡直可以用“飛”來形容了。
“希望是這樣吧!”羅雲沖走了過來,“實際的結果需要依靠戰鬥來檢驗地。我們現在都不敢說大話。第一批轟炸機下午到達,我帶你們先參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