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第一特混艦隊第二批轟炸機的是楊勤凱上校,在上次返回那霸的時候,他獲得了晉升。他與秋耿波,章志濤一起晉升,此外一批少校也晉升為了中校。羅晉明准將還專程趕了過來為他的這幾個部下授銜。這也算是對他們這批飛行員在戰爭中的優秀表現的嘉獎吧。當然,楊勤凱很清楚,他們能夠晉升為上校,這與第一特混艦隊司令官,參謀長有著巨大的關係,另外,如果他們不想退居二線的話,在前線戰場上,上校是飛行員的最高軍銜了,今後他們能夠獲得的嘉獎是各種各樣的勳章,而不是軍銜。不過,楊勤凱本人對軍銜並不很在乎,在軍隊裡吃喝住都包完了,津貼都寄給家人了,而且軍隊還管養老,軍銜帶來的最大好處也許就是能換上一身更漂亮的軍服吧。
因為起飛的時間晚了十分鐘,加上機群在艦隊上空集結的時間,所以楊勤凱率領的這個機群要比秋耿波與章志濤指揮的機群晚了半個小時才出發。因為在出發之前並不知道美國艦隊的具體位置,所以兩支機群的航線是錯開的,秋耿波他們的航線更偏北一點,而楊勤凱的這支機群的航線更偏南一點。這樣就能夠提高轟炸機群撞上敵艦隊的機率。
談仁皓是授意郝東覺做出這一安排的。在分析了戰場局面之後,談仁皓認為,斯普魯恩斯肯定會將他的兩支特混艦隊呈縱列配製。而美國艦隊最有可能在第二特混艦隊的東北面,所以一支特混艦隊在西南,另外一支特混艦隊在其東北方向上。這樣,就只有一支特混艦隊的正面暴露在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前面,就算遭到攻擊,也只有一支特混艦隊遭到攻擊,而另外一支特混艦隊留在比較靠後的位置上,同時也能夠減少艦隊暴露的機會。如果兩支特混艦隊一支在東南,一支在西北的話。
那麼正面就大了很多,不但容易遭到攻擊,而且還容易被偵察機發現。
站在第一特混艦隊的位置上,斯普魯恩斯的兩支特混艦隊側翼實際上都暴露在了第一特混艦隊地打擊範圍之內。為了增加轟炸機“撞”上目標的機會,談仁皓將兩支轟炸機群錯開了,其中第一波轟炸機群的航線在北,如果他的判斷沒有錯的話,那麼這條航線會更遠一些。所以由第一波轟炸機去負責進攻。楊勤凱的機群就靠南一些,這條航線更短一點。這就縮短了兩支機群轟炸美國艦隊的時間差,讓斯普魯恩斯無法在某一支特混艦隊遭到轟炸之後迅速調整艦隊部署,提高警惕,同時也能擾亂美軍的作戰指揮,好處非常明顯。
轟炸機在微微地震動著,楊勤凱揉了下眼睛。司令官與參謀長怎麼安排,他就怎麼做,從不想太多。經過了這麼多場戰鬥,他非常信任現在的司令官與參謀長。甚至敢把命交給他們。楊勤凱屬於那種思維很簡單。不會胡思亂想的人,在戰鬥中也很少激動(極端情況除外)。
他與秋耿波是第一航空聯隊裡的兩個鮮明對比,這也讓他沒有那麼惹人矚目。當然。誰都不會懷疑他指揮轟炸機群作戰的能力,能夠當上大隊長,這就足以說明他的能力了。
“老楊,我們已經飛了近一個小時了,是不是與敵人錯過了?”
“也許吧,敵人也許還在前面!”楊勤凱向四周看了一下,機群有點分散,數十架“射水鳥”排成了兩列橫隊,而在他們下方大概1000米處,是另外一箇中隊的“海雕”。只有戰鬥機在楊勤凱他們的前上方。
這次,為楊勤凱他們護航的“隼”只有18架,而按照以往的慣例,他們至少需要24架“隼”地掩護,在大部分時候甚至會有36架護航戰鬥機。在出發地時候,郝東覺還專門跟他說過,艦隊也需要防空戰鬥機,所以不能給他們提供更多的護航戰鬥機了。楊勤凱並沒有多說什麼,就算郝東覺不給他一架護航戰鬥機。他也會率領轟炸機出發,能夠有18架護航戰鬥機已經不錯了。也正因為護航戰鬥機的數量很少,所以只有4架前出,同時負擔偵察任務,而另外14架全都在轟炸機群前上方飛行。
“老楊,是不是要降低高度?我們已經進入了美軍艦隊可能存在地海域,雲層太厚了,我們在這麼高的高度上根本發現不了海面上的戰艦。”
“好吧,讓‘海雕’降低到雲層下方飛行。”楊勤凱也知道,飛得太高了,對他們沒有好處,反正這次的轟炸行動不需要為燃料的問題擔心。“另外,聯絡前方的戰鬥機,問問他們有沒有發現。”
“射水鳥”下方的“海雕”開始下降飛行高度,在轟炸機鑽入雲層之後就從楊勤凱的視線中消失了。指揮這個中隊的魚雷轟炸機的是李顯仁少校,他是才提拔起來地中隊長,而之前的中隊長現在還在後方的醫院裡做切除闌尾的手術呢。李顯仁是楊勤凱的老部下了,其實此時第一航空聯隊是壓縮了編制的,本來有三個航空大隊,按理說,應該有一個航空大隊撤下去,或者是留在後方基地,可三個航空大隊的指揮官都不願意離開艦隊,結果郝東覺只能把三個航空大隊各壓縮一下編制,抽調一名中隊長回後方去培訓新飛行員。當時楊勤凱就把李顯仁留了下來,後來還推薦李顯仁晉升為中隊長。
“海雕”剛剛穿出雲層,李顯仁就大吃一驚,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戰艦,只少有十幾艘,而且是密集的防空陣型。接著,他就看到了殺來地那些“海盜”。
“大隊長,敵機!”
聽到耳機裡的聲音,楊勤凱也是一愣,他沒有任何遲疑,立即下達了命令:“準備作戰,呼叫護航戰鬥機,該死的,我們竟然撞了個頭彩!”
斯普魯恩斯為自己留下了30架防空戰鬥機,在楊勤凱他們距離美國艦隊還有50海里的時候,美軍戰艦上的雷達就發現了這批轟炸機群。斯普魯恩斯立即調整了艦隊防空。讓所有的戰鬥機都朝敵機機群方向集中,可讓斯普魯恩斯感到有點驚訝的是,當時這支機群並沒有正對著艦隊而來,航線還有所偏差。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群轟炸機從雲層裡鑽了出來,這就是李顯仁少校率領的那個中隊地“海雕”,而此時他們距離美國第51特混艦隊還有大概20海里,美軍的防空戰鬥機也已經集中了過來。
在“海雕”頑強的躲避著“海盜”的追殺。陣腳大亂的時候“4架”隼“從高空迅速俯衝了下來。接到召喚的”隼“剛剛衝出雲層,機翼上的機關炮就開火了。5架”海盜“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拖著黑煙墜落了下去,其他的”海盜“立即分散,接著分成了兩批,一批前來纏住”隼“,另外一批則繼續猛攻”海雕“機群,攔截這些在全速向航母靠近地轟炸機。可在這個時候,沒有一名美軍飛行員知道。在他們頭頂的雲層上方。還有足足一箇中隊掛著500公斤航空穿甲彈的”射水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