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海魂> 第十二卷 怒海爭雄 第十五節 全力以赴[額定第一更,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卷 怒海爭雄 第十五節 全力以赴[額定第一更,求月票] (1 / 2)

六點二十分的時候,鄭冠華就收到了戰區司令部發來的電報:在威克島東部150海里的海域附近出現了一個持續時間達到五分鐘的無線電訊號,判斷為美軍輕巡洋艦上電臺發出的訊號。美軍的運輸船隊快要到威克島了,而此時美軍運輸船隊距離第二特混艦隊大概只有180海里左右(誤差30海里)!

美國海軍中,護航艦隊中一般由一艘輕巡洋艦做旗艦,由幾艘到十幾艘驅逐艦組成護航艦隊。這個情報是早就確定了的,當時美國海軍中只有新建造的“弗萊徹”級驅逐艦適合做旗艦,可這種新驅逐艦首先提供給了作戰艦隊,而不是護航艦隊。因此,在護航艦隊裡配備一艘輕巡洋艦做旗艦,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指揮艦隊作戰。

鄭冠華當時正在安排偵察工作。因為現在他已經是艦隊的最高指揮官(仍然是參謀長,沒有任代理司令官),所以他只能在司令艙裡向航空作戰參謀先部署工作,然後再由航空作戰參謀去向飛行員部署任務。

在收到了戰區司令部發來的訊息後,鄭冠華以最快的速度修改了偵察行動,並且縮減了一半的偵察機,接著,就下令讓這些偵察機出發了。

當時,鄭冠華沒有在天亮前讓偵察機出發,而且最後只派遣了六架艦載偵察機,以及十多架水上飛機,原因無二,他必須要將力量用到轟炸上來,而不是去執行更多的偵察任務。如果偵察機在天亮之前就出發的話,很有可能錯過美軍地運輸船隊。那他就不得不安排第二批偵察機了。而留下六架偵察機的話,那麼就可以多出六枚炸彈了,而平均三枚炸彈幹掉一艘貨船。那就可以多炸沉兩艘萬噸級的貨輪了。

接著,鄭冠華就讓艦隊裡地所有戰機都做好了出發準備。到七點的時候。第一批出發地戰鬥機已經停在了航母的飛行甲板上。而帶隊的就是手上的傷剛好的江文翰。這些戰鬥機全都掛上了250公斤地炸彈(航母上的250公斤穿甲彈是非常少的)與火箭彈,他們將第一批轟炸美艦隊。

鄭冠華沒有考慮為艦隊留下防空戰鬥機,美艦隊還在數百海里之外呢,而威克島上只有美軍的水上飛機,而沒有轟炸機。他可以從容不迫的發動轟炸。然後在美軍艦隊到達之前安然撤退,不給對方任何交戰的機會。在鄭冠華看來,這只是一次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轟炸行動了,也許不比演習與訓練難多少。

“貝爾湖”號航母上的轟炸機將分三批出發,沒有必要為轟炸機提供護航戰鬥機,另外,要讓所有的戰機都參加轟炸,就只能讓這些飛機分頭出發,如果集中到一起的話,恐怕等最後一架轟炸機起飛之後。第一架起飛地戰機就要準備降落加油了。而且,這樣還可以使這些戰機分批返回艦隊,而不是擁擠在一起。避免了因為燃料用盡而迫降的事情發生。反正,鄭冠華按照最能夠發揮艦隊航空打擊力量的方式來安排了轟炸行動,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航母上的航空勤務官兵恐怕就要不停的忙上好幾個小時了。

180海里的距離。以最大巡航速度飛行地艦載偵察機只需要大概50分鐘的時間就能飛完,而對於以最大速度飛行的水上飛機來說,也只需要大概一個小時二十分鐘的時間而已。七點二十五分,第一架艦載偵察機發回了美軍運輸船隊的準確位置。由44艘貨輪,以及14艘護航戰艦組成的美軍運輸船隊在艦隊北偏東大概15度方向上,距離190海里。五分鐘後,第二架艦載偵察機發回的報告確認了美軍運輸船隊的規模,以及方位。

鄭冠華沒有耽擱一分鐘的時間,七點二十八分的時候,由江文翰駕駛的第一架戰鬥機就起飛了,這是江文翰上校的新座機,按照他的標準進行了改進,而且部分細節還有所變化的“隼”式戰鬥機。到七點四十分,36架“隼”全都離開了航母。接著,36架“射水鳥”被運上了航母的飛行甲板。這些轟炸機都已經裝滿了燃料,並且掛上了炸彈。率領這一機群的是張鼐鼎上校,他是“貝爾湖”號航母艦載機大隊的指揮官。這批轟炸機在八點之前全部出發。最後被運上飛行甲板的是36架“海雕”,這批轟炸機是由鄧子超指揮的。本來鄧子超應該留在關島,他是“呼倫湖”號航母艦載機大隊的指揮官,可他硬是要參加這次的作戰行動,並且把這個中隊的中隊長換了下來。這批轟炸機在八點二十分的時候離開了艦隊上空。

在此期間,有三架水上飛機發回了報告,這三架水上飛機也發現了美軍運輸船隊,並且一直在美軍運輸船隊附近飛行,而他們將為即將到達的轟炸機群提供引導資訊,以幫助轟炸機群以最快的速度幹掉美軍的運輸船隊。

“海雕”的速度本來就是三種艦載戰機中最慢的,而這次又被安排在了最後出發。機群在艦隊北面集結之後,鄧子超立即下令讓機群上升到了3500米的最佳巡航高度(最能節省燃料),然後開足了馬力去追趕提前了20分鐘出發的“射水鳥”機群。而在以往,“海雕”的正常巡航高度最多隻有2000米,很少在3500米高度上飛行。

在機群到達了艦隊北面大概80海里的時候,天空中的雲層開始逐漸變厚,這是中太平洋上最常見的天氣,雲層的最低高度大概1500米,最高高度2500米。機群是在雲層上方飛行的,因此,根本就無法注意到雲層下方到底有什麼。

這時候,一架SBD就正好在雲層下方飛行。也許,要發現一架偵察機並不容易。可是要發現一個機群的話,那就不會太困難了。這架SBD在向西南方向航行的時候,其後坐上地導航員就負責觀察偵察機附近的天空。當他抬頭朝著頭頂上方的雲層縫隙處看去的時候。那個由數十架轟炸機組成的機群就太明顯了!

偵察機地報告是在八點四十分的時候送到的,此時斯普魯恩斯已經快要坐不住了。他差點就要讓艦隊返航,按照他的估計,偵察機最遲應該在八點半就發回訊息的!當他收到偵察機地報告,回到司令艦橋裡的時候,參謀軍官已經在海圖上標出了那支轟炸機群的航線。接著,斯普魯恩斯就發現,他派出的那批偵察機在220海里外的間隔距離太大了,肯定錯過了第二特混艦隊。而那架發回電報的偵察機只找到了唐帝國的轟炸機群,暫時還沒有找到唐帝國的艦隊。

斯普魯恩斯站在海圖前思考了不到兩分鐘,他就立即大概確定下了唐帝國艦隊所在的位置。在第四與第五號偵察機之間的間隔已經達到了25海里,而第二特混艦隊只有一支航母戰鬥群,所以被發現地機率更小。如果第二特混艦隊距離他還有220海里的話,那麼肯定就躲過了偵察機。那條轟炸機的航線也正好證明了這一點,唐帝國地艦隊肯定就在這兩條偵察航線之間!

“讓戰鬥機立即出發。打擊半徑250海里。”斯普魯恩斯在海圖上圈出了這一海域,“首先搜尋這一海域,找到了唐帝國艦隊之後。立即聯絡轟炸機群,讓轟炸機群跟上去。”

“這太遠了,恐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