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也算得上是對三名年輕將領的特殊鍛鍊吧。不同的作戰環境,不同的對手,不同的戰鬥方式,這些都可以說是新的嘗試。換在以往,不管是談仁皓,還是常薦新,或者是姜仲民,都不可能如同現在這樣有耐心。而對三位艦隊司令官來說,在很多的時候,他們需要的其實就是耐心。
除了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之外,在三月中旬的時候,談仁皓他們還收到一條好訊息,這不是印度洋戰場上的訊息,而是太平洋戰場上的好訊息。準確點,是西南太平洋那邊的一份捷報。
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後,在三月九日,顏國忠上將指揮的陸戰隊已經攻佔了新喀里多尼亞的努美阿,現在正在掃蕩島上的殘餘敵軍。談仁皓他們收到訊息的時候已經是三月十二日了,戰報是從海軍司令部轉發過來的,而且還符帶了一份內容,即進攻澳洲大陸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到位,進度正常,如無意外,將在三月底,最遲四月初發動進攻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
二月初,也就在談仁皓離開獅城,前往科倫坡的路上,顏國忠指揮的陸戰隊就完成了新赫布里底群島的作戰行動,並且攻佔了維拉港。這是自從“索羅門群島”戰役與“莫爾茲比港”戰役之後,陸戰隊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取得的第三次重大勝利,這也是帝國海軍邁向澳洲大陸最為堅定的一步。
在攻佔新赫布里底群島的作戰行動中,顏國忠前後投入了十二個陸戰師,並且長期保持有至少四個陸戰師在前線作戰,調動了大大小小數百艘支援艦艇,其中僅火力支援船就超過了50艘。在進攻維拉港的行動中,陸戰隊的火力支援船再次大顯神威。一批安裝有火炮地火力支援船幾乎完全取代了以往炮擊艦隊的地位,陸戰隊首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直接火力支援艦船。
頂替第四特混艦隊到西南太平洋上執行作戰任務地第二特混艦隊在得到了練兵的機會時,也表現出了強悍地戰鬥力。與第四特混艦隊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不一樣。郝東覺將艦隊的航空打擊能力幾乎發揮到了極限。為了能夠讓航母上的載機不間斷的出動,海軍司令部還增派了一支補給船隊為第二特混艦隊提供支援。而在進攻維拉港地後期。
郝東覺甚至還組織了數次效果不錯的夜間轟炸行動,而這也是帝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第一次大規模,大範圍的夜間轟炸行動。
進攻新赫布里底群島的目的只是為南下新喀里多尼亞做好準備,因此,在一些島嶼上的美軍還沒有投降。維拉港的重建工作還沒有籌備好的時候,陸戰隊又馬不停蹄的殺向了新喀里多尼亞,並且在二月上旬的時候就完成了在新喀里多尼亞地登陸作戰行動,當時,維拉港的炮聲還沒有完全停止呢,第一批陸戰隊官兵就衝上了新喀里多尼亞島,並且迅速的鞏固了灘頭陣地。
從二月中旬初開始,也就是維拉港地掃蕩行動正式結束的時候,進攻新喀里多尼亞的陸戰隊就已經推進到了努美阿附近,進攻努美阿的作戰行動也正式展開。當時。第一批進攻部隊只有大概兩個師地兵力,而麥克阿瑟在努美阿投入了至少十二萬美軍地面部隊,而且還有大批的美軍堅守著附近的幾個重要據點。包括布拉伊與莫安杜的兩座大型軍用機場,而努美阿附近並無大型軍用機場。
最初的戰鬥打得並不順利,如果不是大批的火力支援船到達,而且第二特混艦隊牢牢的控制著制海權。並且為陸戰隊提供了強大的航空支援的話,恐怕結果就難以預料了。當時,兩個師的陸戰隊面對十幾萬的美軍,別說是進攻,連防禦都顯得有點吃力。直到二月十五日,當埃法特島(維拉港所在島嶼)上的機場修復,大批海航的岸基轟炸機開始為陸戰隊提供強大的航空支援,接著顏國忠將三個已經完成了休整的陸戰師投入到了戰場上之後,局面才有了變化。到中旬末,顏國忠已經在新喀里多尼亞投入了至少七個陸戰師,另外還有五個陸戰師即將完成休整,海航的岸基轟炸機部隊,以及戰略打擊部隊的重型轟炸機全面參戰。戰場上的局面徹底改變,美軍退守努美阿與幾個重要的據點,進行著最後的頑抗。
強攻努美阿的作戰行動持續到了二月二十四日,雖然陸戰隊將戰線向前推了幾百米,可損失卻非常大。美軍在努美阿構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而且很多都是由鋼筋混凝土構築的永固工事。另外,陸戰隊是從陸地方向上進攻,而不是直接從港口方向上進攻,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麻煩更為巨大。
顏國忠在這個時候改變了策略,在繼續保持對努美阿的壓力後,他抽調了兩個輪換下來的陸戰師去攻佔了布拉伊與莫安杜的大型軍用機場。攻佔這兩座機場的行動在二月三十日的時候結束,並且到三月二日,陸戰隊的工程兵就恢復了機場的部分功能,部分海航的岸基轟炸機部隊轉移了過來。
此時,第四特混艦隊也已經完成了休整,並且在三月四日的時候就回到了戰場。原本計劃由第四特混艦隊頂替第二特混艦隊,讓第二特混艦隊返回拉包爾做臨時休整,可第二特混艦隊仍然留在了戰場上。而顏國忠也在這一天將戰役預備對的三個陸戰師投入了戰場,集中了超過十八萬的地面兵力,外加1200架海航的岸基作戰飛機,400多架戰略打擊部隊的重型轟炸機,兩支強大的特混艦隊,這些部隊發動了對努美阿的最後進攻。
用談仁皓自己的感受來說,這麼多的部隊去打努美阿,那就是就用石頭砸雞蛋。總攻持續了五天,到三月九日,努美阿被陸戰隊控制,而掃蕩殘餘美軍的行動還持續了三天,也就在談仁皓收到海軍司令部發來的捷報的當天,最後一股美軍向帝國陸戰隊投降。
到此,可以算是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第二階段作戰行動結束。按照帝國海軍的總體戰略計劃,西南太平洋上的第一階段進攻以完全攻佔索羅門群島為終點,而第二階段進攻的主要目的就是合圍澳洲大陸,完成攻佔新赫布里底群島與新喀里多尼亞的任務。而最後一個階段的作戰行動就是攻佔澳洲大陸。
前兩個階段的作戰行動都是在為第三階段的作戰行動做準備。也就是說,在顏國忠打下了努美阿的時候,進攻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正式啟動了。
這也是帝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一次極為重大,意義非常巨大的勝利。至此珊瑚海完全在帝國海軍的控制之中,隨著部署到新喀里多尼亞的遠端巡邏機與遠端偵察機開始行動,美軍艦艇再也難以進入珊瑚海。
另外,澳洲大陸東南方向的大門已經向帝國海軍敞開,而現在只需要再前進幾步,就能登上澳洲大陸了。
電報中也詳細提到了進攻澳洲大陸的準備工作,顏國忠正在與古迅雷商議地面作戰的事情,而雷少卿已經傷愈歸隊,原本計劃留給談仁皓的位置,現在分給了雷少卿,西南太平洋上的艦隊作戰行動將由雷少卿統一指揮。因此,雷少卿也成為了西南太平洋戰區三個主要指揮官中的一員。
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在積極進行之中,努美阿港的基礎設施正在得到修復,陸戰隊開始在前線集結,陸軍部隊也正在被調往努美阿與維拉港,航空兵正在轉移,而第四特混艦隊與第二特混艦隊將準備接收第三支航母戰鬥群,進攻澳洲大陸的號角已經吹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