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薦新與姜仲民都沉默了下來,談仁皓的這個問題也提得太直接了一點。
“其次,坎寧安這次是撤退。還是有意誘敵?就算我們不懷疑情報本身的可靠性問題,坎寧安在這個時候撤退是不是太早了一點,而且,他如果撤退的話,那就應該把遠征軍留在開普敦,這樣至少能夠拖延我們進攻開普敦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英法聯合遠征艦隊一直是依靠補給船隊提供補給的,如果坎寧安要撤退的話,他就應該選擇更隱蔽的辦法,而不是這麼大張旗鼓的做撤退準備工作吧,這擺明了就是一個誘餌而已。”談仁皓也朝兩個搭檔看了過去,“當然,這也確實是我們的一次機會。如果天氣能夠在未來十幾天內好轉的話,那麼就算坎寧安給我們設定的是個陷阱,那我們也有足夠的把握戰勝他!”
“那我們現在就應該採取行動了。”
“艦隊明天一早就出發,老常,你去安排出發地工作吧。”談仁皓朝常薦新點了點頭,然後又朝姜仲民看了過去,“仲民,在艦隊離開岸基巡邏機的搜尋範圍之前,由岸基巡邏機為艦隊提供偵察協助,你要儘快調整好相關的部署。另外,聯絡科倫坡那邊,讓已經到達的陸戰隊與登陸艦隊儘快趕過來,如果我們能夠擊敗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話,那我們就得儘快打下開普敦!”
常薦新與姜仲民立即應承了下來,然後就與談仁皓告辭了。
等到兩人離開後,談仁皓拿起了那份情報,他又仔細地看了一遍。
在他看來,這份情報實際上只有一個作用,那就是改變了常薦新的觀點,讓常薦新也認為艦隊應該立即南下,而不是繼續留在莫羅尼了。至於情報的具體內容,談仁皓根本就不相信是真實的。他已經上過一次當了,而現在要想讓他相信這封由開普敦的諜報人員發來的情報,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封情報的內容也並不是沒有任何用處,談仁皓比較重視的是那三艘英國航母的情況。前段時間,他就在懷疑英國海軍的那三艘航母到底在幹什麼,而且猜到,這三艘航母很有可能沒有隨同坎寧安的主力艦隊一起北上,不然的話,坎寧安在第二次與第三特混艦隊遭遇的時候,就很有可能選擇與第三特混艦隊決戰,而那三艘航母到時候除了負責轟炸第三特混艦隊,以及更後面的第一特混艦隊之外,還可以為坎寧安的主力艦隊提供防空掩護。
也許,三艘英國航母上攜帶的戰鬥機就那麼幾十架,可有沒有這幾十架戰鬥機的差別是很大的,特別是對艦隊司令官的決策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也許,情報中關於這三艘航母的內容是可信的。如果這三艘航母當時沒有在開普敦港裡進行緊急維修的話,那麼就完全沒有理由不出現在坎寧安指揮的艦隊裡面。而且,如果這次仍然是坎寧安設定的圈套的話,那他就得拿點像樣的東西出來引誘談仁皓上當,而那三艘航母絕對是個巨大的誘餌。
同時,談仁皓還認識到,也許英國的航母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堅固,在風暴中仍然是很脆弱的,不然的話,這三艘航母就不會被風暴給破壞了,也就不需要在開普敦港裡接受緊急修理了。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地方,如果這三艘航母沒有能夠完全修復(這是很有可能的,開普敦港裡用來修理船隻的基礎設施幾乎全被破壞了)的話,那麼就無法達到最大的戰鬥力,而在失去了航母掩護的情況下,坎寧安手裡的那些戰列艦在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機面前簡直就是一堆廢鐵!
除此之外,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實力已經被削弱,而且兩艘英國海軍最新式的戰列艦被殲滅之後,這對英國人計程車氣將產生巨大的打擊,甚至會影響到法國人的態度。這些,都將對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戰鬥力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談仁皓仔細的思索著每一個細節問題,在他看來,這是他能夠抓住的最後一次機會,也是最為寶貴的一次機會,而要想在這次戰鬥中擊敗坎寧安的話,那他就必須處理好每一個細節問題,並且儘量的考慮周到,詳細一點,避免在戰鬥中犯低階錯誤。
傍晚的時候,談仁皓回到了旗艦上,艦隊正在做出發前的準備工作,之前一些到暗上居民家裡寄宿的官兵也在陸續返回艦隊,有些官兵甚至還在這段時間裡發展了自己的異國戀呢。談仁皓沒有去約束官兵的行為,只要不違背軍紀就行了。而他剛到旗艦上,鄭冠華就找到了他,參謀長的神色有點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