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圖上已經標出了眾多的引數,航海參謀甚至在上面標明瞭幾條預設的航線,另外還在航線上標出了幾個預定的時間點,即沿著航線前進,在到達該點時的大概時間。這些,都是航海參謀的具體工作。另外,海圖上還根據之前收到的那封情報,對敵艦隊所採用的不同速度估計出的敵艦隊可能出現的海域的範圍,這些海域是由幾條不同顏色的線條區分開的。其中紅色線條所圈出的海域為敵艦隊以經濟巡航速度航行時能夠到達的海域,這是最危險海域,而由棕色線條圈出的海域為敵艦隊以最快巡航速度航行時能夠到達的海域。而這是危險海域。由黃色線條圈出地海域為敵艦隊以最快速度航行時能夠到達的海域,而這是威脅性海域。海塗上還標出了部署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遠端巡邏機所覆蓋地範圍,而且這個範圍也分成了好幾部分。越靠近馬達加斯加島的部分表示巡邏機地巡邏航線越密集,發現敵艦隊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越外圍的部分表示偵察機的巡邏航線越疏散,發現敵艦隊的可能性就越小。這些,都屬於最基本地工作,而且都是艦隊司令部的參謀必須要在司令官開始做決策之前就完成的工作,同樣也是談仁皓做出決策的依據。而按照帝國海軍的規定。在作戰期間,海圖上的資訊至少得四小時更新一次,如果需要的話,甚至得隨時更新。就算在普通航渡的時候,也得至少每十二小時更新一次。因此,海圖本身不是一幅完全固定不變的地圖,而是一幅資訊在隨時變化的地圖,這也就是海圖與地圖地差別。
談仁皓花了半個小時弄清楚了海圖上的資訊,他看得很仔細,而且想得也很深入。此時。他已經完全進入了戰鬥狀態,思維也都集中到了作戰行動上來。而問題的關鍵仍然是那份情報地可靠性。
英法聯合遠征艦隊有沒有離開開普敦,如果離開了的話。那是在撤退,還是在主動迎戰?現在已經是四月八日了,天氣狀況已經比一個多月前好轉了很多,特別是在南大西洋上。天氣正在迅速變化,也許過兩天就能夠達到適合航母作戰的程度。在此情況下,坎寧安會做出如何的選擇?與帝國艦隊決一死戰,還是力求自保?
談仁皓沒有去考慮那份情報的真實性,情報本身的可靠性並不高,他只能依靠對手的特點,還有現實戰場上的環境,天氣變化的情況等因素來推測對手的行動。可當他把各個問題列出來,同時把自己轉換到坎寧安的位置上的時候,他卻發現,根本就無法對坎寧安可能採取的行動做出準確的判斷。
在當時的情況下,坎寧安在退卻與迎戰之間的選擇機會幾乎是對開的。退卻的話,可以自保,而只要英法聯合遠征艦隊還在南大西洋上活動,就算是退到了黃金海岸,那麼唐帝國的兩支主力艦隊就不敢輕易的離開印度洋,這將對美軍在太平洋上的反擊提供巨大的幫助。特別是牽制住第一特混艦隊,讓談仁皓無法去太平洋上對付斯普魯恩斯,這可以說是坎寧安的頭號任務。
相反,如果坎寧安選擇主動迎戰,而且抓住機會幹掉了唐帝國的兩支特混艦隊,甚至只需要幹掉第一特混艦隊,那麼他就獲得了重大勝利。到時候,唐帝國要麼徹底退守北印度洋放心,忍受北印度洋航線遭受慘痛損失,要麼就得派遣新的特混艦隊進入印度洋與英法聯合遠征艦隊對抗。而不管是派哪支艦隊來,這都必然會嚴重削弱唐帝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實力,對美軍的反擊都有巨大的幫助,甚至可以徹底的改變太平洋上的實力對比。
換句話說,當時坎寧安如果選擇退卻的話,他可以達到最基本的戰略目的,而不需要冒太大的風險,這是一種保守的戰術。相反,如果他選擇迎戰,那就得冒險,可冒險成功後所得到的收穫是極為豐碩的。只要太平洋戰局徹底扭轉,那麼整個大戰的局面都將徹底改變。坎寧安是肯定知道這個厲害關係的。
那麼,他到底是採用保守的戰術,還是冒險戰術呢?開始的時候,談仁皓還有點拿不準,可他立即意識到,既然坎寧安敢在莫三比克海峽裡冒險,那麼,他就不是一個保守的司令官。而這次冒險成功後的收穫確實是太有誘惑力了,別說坎寧安,恐怕連斯普魯恩斯也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冒險吧!
想到這,談仁皓的思路也清晰了很多,眼前的局勢也明朗了很多。
如果坎寧安選擇迎戰的話,那麼他可以採取的戰術自由度要比退卻多得多,而且可以伏擊唐帝國艦隊的地點很多。比如莫三比克海峽南端,好望角東面的印度洋海域,以及開普敦附近的大西洋海域,甚至是在開普敦西北面的海域。這些地方都是比較理想的伏擊場所。如果英法遠征軍已經在開普敦,以及非洲南端的其他的方部署了岸基巡邏機的話,那麼坎寧安還可以在作戰行動中藉助岸基巡邏機的幫助來尋找唐帝國艦隊,而他則可以藏起來,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殺出來。
問題是,坎寧安會將伏擊地點選擇在哪裡呢?談仁皓首先排除了莫三比克海峽南端的海域,這裡離英法遠征軍的據點太遠了,而且有帝國的岸基巡邏機為艦隊提供支援,坎寧安可以施展能力的空間不大。可是,在接下來的航線上,幾乎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成為坎寧安伏擊的海域!
在思考的同時,談仁皓還在海圖上作著相關的線條。如果僅僅只是思考的話,那是很難以對戰場情況形成一個具體的,全面的認識的,而在海圖上標出一些重要的引數,藉著海圖的幫助,就可以想像出更為形象的場景,也就能夠得出更為直接的印象了。
從上午一直到下午,談仁皓連午飯都沒有去吃,等他把各種情況都標在了海圖上的時候,他對戰場上的情況也有了一個比較直接的認識,而且對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的機率也做了一個大概的分析。到此,談仁皓的腦海裡也形成了一個總體的戰役計劃。
傍晚的時候,鄭冠華回到了司令艙,當他看到談仁皓在海圖上標出的那麼多的資料時,他也知道,司令官已經有了具體的戰役思想了。
“走,先去吃晚飯,我可F4U壞了!”談仁皓也感到肚子在抗議了,“吃了飯,我們再來商討具體的細節問題,機會就在我們的前面了!”
鄭冠華立即跟著談仁皓去了餐廳,見到司令官恢復了狀態,他自然是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