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不到。偵察機發回報告,美艦隊開始轉向,新航向為50度,而且還將在一點半之前再此轉向,新地航向很有可能是75度。那麼,在兩點半左右,雙方的距離將縮短到350海里,而這真是郝東覺等待的機會。
作戰命令在一點半下達到了各小隊,轟炸機飛行員都已經背熟了美軍戰艦的識別圖。而且都記住了那三艘新式航母的樣子,按照郝東覺的命令,首先要打擊的就是那三艘“中途島”級航母。
一點二十五分,偵察機再次發回報告,美艦隊繼續轉向,新航向是80度,這要比之前預料的好得多。郝東覺在此時下達了戰鬥動員命令,飛行員開始做登機出發準備工作,轟炸機也被一架接一架的送上了飛行甲板。
為了能夠連續出動兩個批次地轟炸機群,郝東覺只在艦隊上空保留了一箇中隊的防空戰鬥機,同時在艦隊的東面120度範圍內安排了四艘警戒戰艦。到一點半的時候,第三艦隊距離美國本土已經只有350海里了,距離美軍最近的機場大概380海里,進入了美軍岸基轟炸機的打擊範圍。郝東覺並不是很擔心,至少在美軍的偵察機找到第三艦隊之後,美軍的岸基轟炸機都需要至少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到達第三艦隊上空,而在此期間內,郝東覺有足夠的時間來加強艦隊的防空力量。
兩點,飛行員陸續登機,出發時間是兩點二十分。因為美艦隊的轉向角度要比預料的大,所以出發時間提前了十分鐘。如同以往的轟炸行動一樣,首先起飛的將是速度較慢的轟炸機,然後才是護航戰鬥機。郝東覺沒有在兩批轟炸機之前安排防空戰鬥機,說白了,他沒有防空戰鬥機可以調動了,只能等待第一艦隊派來的戰鬥機加強艦隊的防空能力。
兩點十分,已經停在了飛行甲板上的轟炸機陸續啟動了發動機,開始起飛前的最後檢查工作。“島”級航母上設有四部彈射器,一次可以讓四架戰機升空(實際上,四架飛機不是同時起飛的,而是有一個間隔時間,大概十秒到十五秒,以避免飛機在升空之後相撞)。郝東覺親自下達了轟炸機群出發的命令。到此時,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會懷疑美軍的最後幾艘航母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美國海軍最後的航母也將在天黑之前被消滅掉。
“將軍,‘珠海’號發現敵偵察機!”
郝東覺轉過了頭來,現在轟炸機群還沒有起飛呢,美軍的偵察機到來的還不算晚。
“已經召喚戰鬥機前去攔截,只是,美軍偵察機已經發出了電報,而且還在繼續向我們靠近。”
“報告,‘湖州’號發現美軍偵察機!”
第二艘警戒戰艦發回了報告,也就是說有兩架偵察機正在逼近艦隊,而當時“珠海”號在艦隊的西南方向上,“湖州”號驅逐艦則在艦隊的西北方向上,美軍偵察機是從兩個方向上同時到達的,而戰鬥機根本就無法在敵偵察機弄清楚艦隊的具體規模之前將其擊落,也就是說,第三艦隊的行蹤暴露了。
“要不要留下一批戰鬥機?”
“第一艦隊的戰鬥機什麼時候到達?”郝東覺沒有立即做出決定。
“一個小時之內,現在已經在路上了。”
“第一批轟炸機群出發後,立即讓第二批轟炸機起飛。”郝東覺立即做出了決定,“不用留下防空戰鬥機,美軍的轟炸機群在一個半小時之內不可能到達,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聯絡第一艦隊,讓他們的戰鬥機加速飛過來。”
航空參謀沒有多說什麼,立即就去傳達了命令。現在,也只能指望第一艦隊的戰鬥機能夠趕在美軍的轟炸機之前到達,不然第三艦隊就要面臨一場殘酷的艦隊防空作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