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仁皓接手之前,施鼐興已經對俄羅斯的工業發展做了詳細的規劃。當時,施鼐興交給談仁皓的就是相關的檔案。
如果說在此之前,談仁皓覺得施鼐興是一個專制的領袖的話,那在他看完了施鼐興給俄羅斯設計的工業發展規劃藍圖之後,他就不得不承認,施鼐興肯定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專制者。一個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傑出的專制統治者。
談仁皓不知道這份計劃是施鼐興一個人完成的,還是由其他人輔助完成的。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該計劃完全針對俄羅斯的固有特徵,對俄羅斯未來的工業發展做了詳細的規劃,而且還要做到對帝國有利,同時限制俄羅斯在戰後迅速獲得發動下一場戰爭的實力。
工業本身就是戰爭的機器,特別是重工業,幾乎任何現代化戰爭都離不開工業的支援。在大戰其,不管是唐帝國,還是美國,或者是德國,英國,都有著強大的工業實力,而且唐帝國也正是依靠強大的工業生產力才在戰爭中擊敗了敵人,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在“施鼐興計劃”中,最受人非議的就是幫助其他國家。甚至是戰敗國恢復工業。在很多人看來。這無異於為虎謀皮。是埋下下一場戰爭的夥耕。在“施鼐興計劃”被提交到首相府之前,就有人提出過。要讓所有戰敗國都變成農業國。甚至是徹底的退回到農業時代。可問題是,這可能嗎?
歷史上,唐帝國絕不缺乏這方面的教訓。數百年前。當唐帝國控制了整個歐洲。在歐洲大搞殖民統治的時候。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而且那也是歐洲自中世紀之後最黑暗的一段歷史。而殖民統治的基礎就是將對手限制在農業與封建社會階段,不讓對手進入工業社會時期,從而消除威脅。可最終。唐帝國的目的達到了嗎?歷史給出了肯定的答覆,當時幾乎所有受到過唐帝國殖民統治的國家最終都成為了帝國的敵人,而且還差點徹底擊敗帝國。
有一點必須要重視。那就是在那個時期。唐帝國是沒有對手的,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挑戰唐帝國,幾乎整個世界都在帝國地掌握之中。巔峰時期,帝國不但擁有世界上最廣袤的國土,而且其海外殖民地的面積是帝國國土地三倍!可最終呢?唐帝國倒下了。而且陷入了與西方國家上百年的戰爭泥潭之中。隨後還與西方國家全力扶持的日本打了近百年,導致帝國國力一落千丈,差點因此而一蹶不振。
與幾百年前不一樣,現在帝國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大國,就算擊敗了美英發意西日俄等敵對國家,最終還有一個德國擁有挑戰帝國的實力。
也就是說,就算獲得了勝利,帝國也不可能繼續搞殖民統治,更不可能把所有對手都打會原始時代。在與德國的競爭中。如果唐帝國失去了其他國家的支援,那麼就將掉入下一個輪迴,再次成為世界所有國家與民族的敵人,也許要不了幾十年,帝國就將輸掉下一場戰爭。
薛希嶽意識到了這個危機,而施鼐興也早就看出了這一點,因此才有了“施鼐興計劃”才有了幫助其他國家,特別是戰敗國恢復經濟的計劃。可問題是,不管是哪個國家,其軍事實力絕不能對帝國構成威脅,這是帝國的底線。而對於俄羅斯這種與帝國接壤,而且國土遼闊。
人口眾多,又有著與帝國敵對歷史的國家,就更不能讓其獲得能夠對帝國構成威脅的軍事實力。
控制一個國家軍事力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控制這個國家的經濟,特別是工業。世界上不缺乏經濟發達。但是軍事實力卻一般的國家,而究其原因,都是因為沒有足夠強大的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比如,現在被帝國與波斯聯合控制的南亞地區,就有著發達的農業,而且以經濟農業為主,人均收入都不算低,可是因為沒有工業,甚至連獲得獨立的機會都沒有。
施鼐興不會不知道這一點,而他提出的俄羅斯經濟振興計劃中,對工業的規劃就相當詳細,甚至詳細到了建立什麼樣的工廠,在哪些地方建立多少工廠,需要修建多少基礎設施,以及預算投入多少等等。當然,這套計劃有著明顯的俄羅斯特徵,可以說,是一套專門針對俄羅斯的工業發展計劃。
俄羅斯有著獨特的自然與地理環境。首先是天氣因素的影響非常大,以往,俄羅斯的主要產量區是黑海北面的烏克蘭大平原,而現在烏克蘭是波斯的佔領區。而在唐帝國佔領區內,只有伏爾加河下游,以及粱贊州比較適合發展農業,而且都因為天氣寒冷,不適合發展經濟農業,生產出來的糧食甚至不足以養活所有的俄羅斯人。
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在俄羅斯是不可能發展建立在農業。畜牧業,甚至林業基礎上的工業的。比如仿織業,造紙業。食品加工業這些都最多隻能滿足俄羅斯本國的需求。而不可能成為俄羅斯的工業主體。
相反,俄羅斯並不缺乏礦產。而且以礦產豐富而聞名。在黑海以及南部裡海地區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烏拉爾山西面有著豐富的鋼鐵,煤炭資源。另外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硫磺等礦產資源也相當豐富。這正是俄羅斯發展工業的基礎。
歷史上,自從彼得大帝之後,俄羅斯就相當重視發展重工業,在兩次大戰期間,俄羅斯的重工業更是得到了飛速發展,可以說,正是如此,俄羅斯才在戰爭中堅持了那麼多年。不然早就戰敗了。可問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