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海魂> 第二十六卷 未來啟示 第二十節 核時代[第一更,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卷 未來啟示 第二十節 核時代[第一更,求月票] (2 / 2)

哈里斯堡的具體損失與人員傷亡統計結果是由後來美國政府公佈的。而當時帝國也對這次轟炸進行了評估。情報部門也根據截獲地情報進行了評估。

按照技術人員的評估來看,距離爆炸500米範圍內地任何建築物都將全毀,甚至是徹底的消失,1500米範圍內的建築物將嚴重損毀。5000米範圍內地建築物有一半以上將被摧毀。直接死於轟炸的人員將超過10萬,全市八成以上市民傷亡,因為輻射。嚴重燒傷。以及來不及救援等原因,在未來五到十天之內。仍然將會有陸續數萬人死亡,而最後的倖存者不會超過全市人口地兩成。

這個評估結果有點誇大。其實主要的原因是“雪茄”沒有達到最大的爆炸當量,而且相差得太遠了。如果“雪茄”的爆炸大量真的萬噸的話,那麼技術人員的評估結果就沒有太大地偏差。

數日之內。情報部門也拿出了轟炸結果評估報告。哈里斯堡有六成以上的房屋被摧毀,或者是嚴重損毀。傷亡人數在15萬左右,其中直接死於原子彈爆炸的人數在6萬人左右,另外還有大概9萬傷員。

相對而言。這個轟炸效果遠沒有達到最初的預計轟炸效果。甚至比不上投上幾千噸燃燒彈的轟炸效果。而且戰後從美國政府獲得的損失報告中的資料也與此類似,在哈里斯堡直接死於原子彈轟炸的有62348人,失蹤4569人(都是在爆炸投影點附近)傷117452人。而在戰爭結束後的十年之內,這11萬多傷員中,有大部分人死於原子彈轟炸的後遺症,特別是癌症。

羅雲衝在五點二十分收到了轟炸成功的訊息時,他首先鬆了口氣。

原子彈終於投了出去,而且還爆炸了。他當時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原子彈造成的破壞有多大。

嚴格地說,比起之前的大規模集中戰略轟炸,原子彈的破壞效果並不怎麼樣。紐約受到了四次集中戰略轟炸,結果城區幾乎全毀。死傷平民近百萬。而四枚原子彈不一定能夠達到這個效果。可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原子彈絕對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炸彈,沒有任何一種炸彈能夠造成如此巨大的傷亡。除了威力之外。原子彈最大的作用是在政治方面,這一點是受到了公認的。不然戰後唐帝國也不會拿原子彈當作政治武器了。

相關的訊息陸續傳回,吳林糠上校駕駛的轟炸機降落在聖地亞哥軍用機場上的時候,天色已經全黑了。九名投下原子彈的機組成員沒有受到任何歡迎,轟炸機降落之後,一群憲兵就將九人帶到了一個單獨的房間裡,隨即一名憲兵少校。以及幾名情報部門的官員向他們詢問了詳細的情況。直到最後,情報部門的官員才說到了重點上,即在帝國解密,准許他們開口之前,絕不能向任何人提到與原子彈轟炸有任何關係的事情。

這道“禁口令”直到四十多年之後才被解除,當時吳林糠已經以空軍中將的身份退役,在他撰寫的《核時代》這本轟炸哈里斯堡的回憶錄中,吳林糠詳細的介紹了轟炸哈里斯堡的整個經過。這也成為了眾多人研究大戰戰史的重要借鑑書籍,不過仍然有很多人認為吳林糠在《核時代》這本書中有所隱瞞,比如投彈時的步驟並不合理等等。

羅雲衝是在三天後才見到他這些手下的,隨即吳林糠等人就被送回了帝國。當時羅雲衝曾經提出讓吳林糠機組暫時留在前線,因為誰也不敢肯定要不要投下第二枚原子彈,可情報部門堅決不同意,吳林糠等人是掌握了原子彈轟炸第一手資料與情報的重要人員,而聖地亞哥並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特別是隨著德國與波斯加強了投入之後,聖地亞哥已經駐紮了不少的德國與波斯軍人,這些人中間很有可能夾雜有諜報人員。為了確保吳林糠等人的安全,更是為了確保情報安全,他們必須要立即返回帝國。得到額外的保護。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結果在戰爭結束之前,吳林糠他們一直被軟禁在帝國的一個秘密軍事基地內,直到戰爭結束後一個多月,吳林糠才在幾名情報官員的陪同下回到了家裡,見到了他的親人。

這些安全措施無可厚非,作為當時最先進的軍事技術。與原子彈有關係的任何資訊都屬於最高機密,而吳林糠等人作為與這些絕密資訊有接觸的人員,自然要受到格外眼科的看管與保護。

情報部門在帝國軍政體制中屬於一個相對特殊的部門,當時大部分的情報部門都是直接向首相負責的,因此羅雲衝並沒有與情報官員對著幹,他也知道,吳林糠等人肯定需要被保護起來,而且還有另外幾個機組具有投擲原子彈的能力,讓吳林糠他們回國也不是什麼大事。現在,羅雲衝最為關心的就是,哈里斯堡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之後,美國總統,會回心轉意嗎?

恐怕,這也是當時絕大部分人最關心的事情。之前,美國總統的態度可以理解為不相信唐帝國已經擁有了原子彈,薛希嶽發出的最後通牒只是政治訛詐。現在,事實已經證明了,薛希嶽發出的最後通牒不但不是政治訛詐,還用行動證明了這一點,已經有一座城市被原子彈毀滅了,那麼,美國總統將做出如何的決策?

當時絕大部分人都相信,美國總統將在5到10天之內做出投降的決定,可問題是,唐帝國會給美國5到10天的反應時間嗎?在薛希嶽發出的最後通牒中可沒有提到這一點,而且其重點是美國必須要承擔一切後果,那麼,這個“一切後果”是什麼意思?是第二次轟炸,還是暫時停止?更重要的是,當時唐帝國到底有多少枚原子彈,這是外界都不知道的。也許,還有更多人希望知道這一點吧。

八月十九日,也就在羅雲衝送走了吳林糠等人的第二天。“渭河”

號巡洋艦抵達了聖地亞哥,這比預期的時間晚了足足四天,同時到達的還有“漢江”號巡洋艦。但是後來全世界的人都只知道一點。那就是運載原子彈的是“漢江”號,而不知道“渭河”號上也運載著一枚原子彈。而同時送到的還有一份首相親自下達的命令。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