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和娘聊完了?”
韓鏡捏了捏女兒的小臉,“娘歇下了,晚上再來吧。”
崔怡點點頭,帶著孩子和韓鏡向外走。
“娘可有瘦了?”
“不知道,被孫嬤嬤攔在外面了。”韓鏡心裡有點慪,“想來問題不大,素娘沒進宮,就說明沒問題。”
“這倒是不假。”真要在外邊受了難,素娘早就被叫進宮裡來了。
夫妻倆走到岔路口,韓鏡要去前殿,崔怡要帶著兒女回宮。
“不是說要去崔家嗎?”他隨口問道。
“回來了!”崔怡掩唇笑道:“只是中午陪爹孃用了便飯,便回宮了,沒有帶他們。”
“怎麼了?”之前只有永安的時候,她經常帶著永安回孃家的。
這怎麼兒子有了,她反倒很少出宮了。
“娘有些話不中聽,我怕她私下裡交給安安。之前安安還小,記不得那些,現在懂事了,還是讓她少回去的好,平時我出宮就可以了。”
相比婆婆的教導,崔怡在聽到母親的教導後,開始正視其子女的教育。
她和丈夫恩愛非常,平日裡相處沒有什麼規矩,可母親經常叮囑她要伺候好陛下等等。
雖說這些的確沒問題,可崔怡心裡明白,母親是要讓她在陛下面前低頭。
而婆婆則教導她,夫妻之間沒有誰低頭抬頭的,本為一體,何須要分個高低。
這樣的夫妻相處方式崔怡很喜歡,有什麼不愉快當面說開,不需要壓抑忍耐,從而傷及夫妻情分。
再加上婆婆開明,對待孫子孫女一視同仁。
之前崔二夫人似乎對安安也很好,可自從兒子出生後,母親似乎就對安安不太上心了,至少比不得這個外孫來的重要。
她或許在平常也會偏頗一二,待發現後會糾正過來,可母親不一樣,她偏心的很明顯,毫不遮掩。
前世不知道積了多大的福祉,才有了今生的母女情分,崔怡不想破壞。
她知道重男輕女不對,也在時刻提醒著自己。
兒女鬧矛盾,崔怡只是在旁邊看著,絕不插手。
正如婆婆所說,女兒沒有讓這兒子的道理,姐姐也沒有必須讓著弟弟的道理。
兒子是她的責任,不是女兒的。
也是因為這樣,縱然有了弟弟,崔怡和女兒的關係仍舊親密無間。
韓鏡斂眉,沒有說崔家的不是,“你自己決定吧,我不插手你孃的事情。我先去處理政務了,你回宮休息,晚上接你去母親那邊用膳。”
“好,陛下慢走。”
永安挽著母親的手臂,道:“爹,早點回來呀。”
韓鏡回頭笑道:“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