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中的吃住,都是在推官府的。
後面就是一家的內院。
當然,推官府前廳的辦公地點還是十分廣闊的。
畢竟,還有很多其他的典吏可以輔助推官進行審案。
不過今天這個案子,他卻也是十分的煩心。
刑部的湯升榮,昨天就入住府衙了。
說是要輔助審理石欣榮的案子。
可誰不知道,這不過是多了一雙監事的眼睛罷了。
推官本身就是屬於刑部,一個刑部的外放主官,竟然要受到一個刑部的曹吏監事。
想想就讓人窩火。
不過,鄭元愷卻不能不給對方面子。
只因為對方姓湯。
眾所周知,現在刑部的實際掌權人是左侍郎湯偉才。
其實六部的情況大體都是如此,尚書們更多的是作為一個代表。
一種各部的態度表示而已。
實際掌握一個部門運作的,往往是實權的侍郎,而不是虛銜的尚書。
尚書們更多的是一種保險。
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情,侍郎們無法定奪或者背鍋,尚書們就要承擔起責任,甚至是罵名。
當真是高尚的背鍋俠啊。
甚至有人笑話過,所謂尚書者,高尚的信用背書也,所以叫“尚書”。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現實。
所以,湯升榮的到來,代表的就是刑部的態度。
代表的就是湯侍郎的關注。
而且今天的案子也確實複雜,一個是天寶國軍相的親戚,一個是霄城國富商家族的德林話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