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這如何能評價個高低上下。”
顯然,這人是知道一些事情的,不想輕易得罪那些前幾名。
陳成文還沒說話,一旁的範海微微一笑道:“這位仁兄說的對,文章姿態萬千,確實不太好說。”
見有人支援自己,那個說話的那人也覺得面上有光。
可很快,就聽範海道:“但萬事總要有個說法和評價啊。
你們快看,那邊是誰來了。”
眾人循聲望去,卻見遠處,兩個老先生,正在幾個年輕人的簇擁下走過來。
眾考生都疑惑的看了過去。
忽然又個考生激動地叫道:“哇,是霍老先生。霍老先生怎麼來了?”
有人不知道霍老先生是誰,於是有人解釋到。霍老先生原名,霍成濟。
文位至進士,左遷崇州府知府。
後因崇州魘咒案中,不滿當地各級官員沆瀣一氣,欺上瞞下的作風,憤然辭職。
致仕後於此地開辦學院,教化學生。
在當地是有名的學者。
最是剛正不阿。
他的教學理念是,人可以學無術,但不可行無德。
在當地備受讚譽。
也是當地青年人的人生導師和楷模。
聽到這裡,有人道:“不是,那霍老先生來做什麼啊。那個旁邊的是誰啊。”
一聽這話,旁邊的一人道:“那個似乎是鹽曲縣的蒲老先生。”
蒲博濤,文位至同進士,後進翰林院任編修,不滿朝廷習氣而乞骸骨。
於鹽曲縣開堂授課。
有鹽曲先生之名。
人送外號:“誠實金不換,眼中不容沙。”
看到這兩人出現,人群馬上騷動起來,這兩個老先生來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