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如果不是福田寺別院的那些和尚。
孫奕都可能不會那麼容易過關。
可這個手段,就跟苗賓不同了。
於是,孫奕立刻推測出了。
針對孫奕的,至少是有兩撥人的。
這就讓孫奕十分頭疼了。
要知道,孫奕的原身幾乎就是一個悶葫蘆。
誰都不得罪,拿著明理堂的底薪。
卻一直安貧樂道。
這就是孫奕對原身的記憶。
可以說,那個少年簡直是沒有任何存在感的存在了。
而就是這,他還能得罪什麼人不成。
他又是怎麼得罪苗賓的。
這些都讓孫奕有些困惑。
難道,真的是有一種恨,是叫做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嗎。
而這些矛盾都在豐開宇的和離案中,全部暴露出來了。
雖然當時孫奕做出選擇的時候,大多數是出於本心。
可還是有一部分,是出於私心。
因為當孫奕透過【萬司律典】,知道了豐開宇和高玥和離的真相。
說真的,當時孫奕簡直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這要是自己不知深淺的,真的當成一個簡單的和離案,進行調節。
然後再把高玥推進了火坑。
只要事情一公開,第一個倒黴的,一定是他這個助紂為虐的律者。
也因此,孫奕當機立斷。
立刻終止了代理。
當時,孫奕就已經徹底憤怒了。
他一向與世無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