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丞相報仇,為老烏龜和敢死隊、龍衛報仇,兄弟們,跟我殺呀,呀呀呀……”
趙昺狂吼著,繼續向前殺去。
身後的光復軍也都嚎叫著,如打了雞血般,繼續向著元軍殺去。
……
在距離宋元戰場五里處的一處山坡上,一支五萬人軍隊正矇頭向前趕著路。
這支軍隊有兩萬騎兵,三萬步兵,都穿著宋軍軍服,為首的將領是一個身材高大,但卻一臉傻相的蒙古將領。
他身邊則是一個身材魁梧,穿一身銀色戰甲的年輕將領。
此時年輕將領抬頭看了看天,對傻相蒙古將領說道:“巴雅爾大帥,如今大戰應該已經打響,您看是不是讓騎兵先行,早一步進入戰場,也好去助伯顏丞相一臂之力,給我們撈些戰功!”
一臉傻相的巴雅爾點頭說道:“李將軍言之有理,我們丟掉了小皇帝,又讓文天祥那個老匹夫自盡身亡,現在也只能希望在大戰中撈些軍功。將功補過,讓皇上能饒過我們。”
銀色戰甲的李將軍試探著問道:“那就讓末將殿後,帶著步兵前進?”
巴雅爾眼中現出一絲猶豫,但還是抱拳說道:“那就有勞李恆將軍了,我這就帶著騎軍先去衝散宋軍軍陣,你帶著步軍隨後趕來收割勝利的果實。”
李恆點了點頭,轉身向著後陣的步軍趕去。
其實李恆也沒有辦法,他也想帶著騎軍快速的趕赴戰場。
可經常被人稱為大傻子的巴雅爾卻一點都不傻,本來從天目鎮軍營帶出的兩萬匹戰馬,被巴雅爾牢牢的抓在了手上。
那些對巴雅爾言聽計從的叛軍將領都被分得了戰馬,而不那麼聽話的叛軍們就只能淪為步軍了。
李恆也有自知之明,知道那兩萬騎軍以自己的面子無論如何都分化不了。只得退而求其次,暗中聯絡了一些忠於大宋,忠於趙昺的叛軍,並說服了一些左右搖擺,但對巴雅爾心懷怨恨的步軍。
想著小皇帝的囑託,李恆懷著一份複雜的心情,帶著三萬步軍向著戰場快速的衝去。
……
巴雅爾是帶著叛軍從東面切入戰場的,而在戰場的西面十里處,同樣有一支軍隊不知疲倦的向著戰場狂奔而去。
這支軍隊全是騎兵,人數卻遠遠不如巴雅爾的叛軍,僅有五千餘人,身上穿的卻是元軍軍服。
可這些“元軍”卻一人雙馬,無比迅捷的向著主戰場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