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小說巨匠> 第四百八十三章 笑傲江湖(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三章 笑傲江湖(中) (2 / 3)

《鹿鼎記》整體風格本就是走得輕鬆幽的路子,不僅透過主人公調侃那些正兒八經的道德君子,連歷史的玩笑也大開特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劇情就是韋小寶誤入羅剎國,跟羅剎公主蘇菲亞上演了一出另類的“羅馬假日”,並最終指導公主奪權成功。

不過,蘇菲亞的出場或多或少地破壞了的歷史真實感,在其後的章節中。蘇菲亞再沒有正面出場。

這段劇情雖然寫得香豔搞笑,但是一些精通曆史的讀者卻看出了一份沉重,故事中韋小寶渾水摸魚。指導蘇菲亞策反火槍營副隊長造反,用“進城搶金銀、搶女人”的藉口煽動大家,成功之後,蘇菲亞問韋小寶為什麼知道這樣一定成功,韋小寶回答說:“中國人,向來這樣。”

這七個字落在歷史學家們的眼裡,可謂字字錐心。中國封建社會,幾乎每一次皇權之爭都是血流成河,其狀況之慘烈、經驗之豐富。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與之比擬。

接下來的故事,韋小寶腳踏幾隻船的身份被康熙識破,被迫亡命天涯,困居通吃島。後來雅克薩之戰爆。康熙調回和蘇菲亞有過露水姻緣的韋小寶率軍與羅剎軍作戰,韋小寶在關鍵一戰中施展了可與“諸葛亮火燒蛇盤谷”媲美的妙計“尿射鹿鼎山”,一舉打敗羅剎軍。

這段劇情是書中另外一個大亮點,喜劇和戲劇效果都揮得淋漓盡致,其後韋小寶在簽訂《尼布楚條約》時,將“小”畫成了生殖器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寶島曾有一個小學生在做歷史試卷的時候如此寫到:“自從韋小寶和俄羅斯簽訂《尼布楚條約》之後……”

史實耶,耶?

虛構的藝術到了這個境界。已然出神入化。

……

一週後,崔嵩赫然了一篇《鹿鼎記》的長書評《人生或如一場賭局評鹿鼎記》。這是他次公開寫對手甚至敵人古庸生的書評,鍾愛程度可見一斑。

“《鹿鼎記》整個故事其實是寫了一場人生豪賭,因為男主角韋小寶是個徹頭徹尾的賭徒,他一生輝煌際遇,正是因為他押對了康熙這一寶。

就是在康熙和鰲拜對峙的時候,韋小寶認出了小玄子竟然是皇帝,驚慌失措之下押了那通殺通賠的一寶。

可以說,那一把骰子是韋小寶一生擲得最燦爛的一把,儘管他之後只是做了副莊,但也已是人生大贏家。

當然,康熙也在賭,而且他就是這場賭局的正莊,他的籌碼是大清江山,他和鰲拜賭,和天地會賭,和吳三桂賭,和羅剎國賭,甚至和韋小寶賭,好在最後完成‘通吃’,未負千古一帝的威名……”

崔嵩以“賭”為著眼點,對書中出場的所有重點角色進行闡釋,既別出心裁也頗為符合原文旨趣,兼之他身份特殊,跟柳敬亭的恩怨至今在坊間流傳,所以崔嵩書評一出,隨即在網路上掀起一場不小的波瀾,有人甚至開始猜測崔嵩的這篇書評是不是意味著柳敬亭和黃河文藝冰釋前嫌,準備合作。

“我是從一個純粹的讀者角度來評《鹿鼎記》,因為在我看來,《鹿鼎記》不只是一本偉大的武俠,還是一部傑出的作品,“武俠”兩個字可以省略了。另,這個id賬號的所有言論只代表我個人立場,大家不要亂猜了。”

崔嵩的書評為引,隨後越來越多的專業、非專業書評出現,角度也各自不同,有人探討韋小寶和七個老婆之間的感情,有人分析韋小寶對康熙的義氣,有人嘆息那幾位勸韋小寶造反做皇帝的大儒們的迂腐,有人贊康熙皇帝的英明。

也有另闢奇徑者,關注了百勝刀王胡逸之對陳圓圓的“柏拉圖之戀”,更有人從韋小寶最終都“來歷不明”的設定上找到本書倡導“名族大融合”的真諦。

縱向比較古庸生所有武俠,可以總結武俠的變遷史;

橫向比較市面正流行的武俠作品,可以判斷當前武俠市場的總體格局。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讀者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鹿鼎記》也有那麼多值得討論的劇情,也有那麼多令人念念難忘的橋段,原來韋小寶也不是那麼討厭,仔細回憶一下,他甚至還非常可愛。

此外,對官場貓膩的描述和揭露簡直入木三分,韋小寶的為官之道的確有太多借鑑之處,其中第三十七回“轅門誰上平蠻策,朝議先頒諭蜀文”寫康熙和眾大臣商量削藩一事,眾大臣尤以明珠為代表,將官場三昧展現得惟妙惟肖、生動形象,一目瞭然。

“他自由自在,至情至性,儘管他的性情本身未必高尚,但是難得的是不虛偽,他看上阿珂,就立即毒誓要追到手,雖然根本目的未必是“真愛”這一類,但是至少比表面上的謙謙君子鄭克爽要純粹;

他不答應陳近南去害好兄弟康熙,他也不答應能給他榮華富貴的康熙皇帝去害天地會的兄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