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瀟瀟這幾年當助教,也被迫和他們捲了起來,她大小也算個老師,免得學生隨口一個問題都解答不了,多丟面子。
但她還是表示,這時候的學生太厲害,卷不過!如飢似渴已經表達不出來他們對於知識的渴望,三月不知肉味才能勉強表述。
不過這也只是一個形容,同學們對於伙食還是有要求的,剛入學那段時間伙食沒有跟上來,同學們甚至貼出來一個標語:培源不如元培!
直接指向現任校長培源同志。
培源能忍嗎?雖然元培同志很厲害,但也不能直說啊,他大小還是個院士,在他的干預之下,食堂有了很大的改善。
這就是大學生們啊!
年輕活力且富有開拓性!八大美德,拿捏住了。
這次的遊行活動也是充滿著激情,如果不是宋廈當時拉了她一把,她可能也就點個火把跟著去了!
這是什麼,這是青春啊!
當時的情況十分熱鬧,大家都非常激動,都在喊‘祖國萬歲’、‘國家萬歲’,這樣這樣的話特別能表達出當時的心情。
排球比賽上的勝利,是個里程碑的事蹟,以查建英、高紅娃為代表的報紙人在北大報紙《求真》報刊上發出了本時代最強音: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位居祖國另一邊的化工系也不甘示弱,有人提出“三戒”的要求:戒電影、電視、娛樂,每天六點半自發起來跑步。
對於他們工科生來說,傷痕文學影響不太大,“沒那麼多時間老是去看過去”,相比於口號的虛話,他們更多是在務實和發奮!
文理各有其聲音,藝術生們就沒有展現他們的風采嗎?不,豈能示弱。
川美77級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以“小苦舊”和“傷痕美術”挑戰“紅光亮”的權威,“我們那時候瘋嗎?”“不,是有節制地瘋狂。”
這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他們優秀,富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們以後要走向全國各地,他們的聲音,就是新時代的聲音!
這一切,都在訴說著新時代的到來!
…………
“這位同志,老蘇家是不是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