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病重不讓太子返回以備不時之需繼承大統,反而讓他留守在外,這難道會是另一種訊號?
如此,時間在這般稍顯緊張的氣氛中逐漸度過。
在蕭統返回金陵的路上,他收到了來自老皇帝的旨意,自是讓他留守唯亭城。
但此時此刻在見到這道旨意後反而愈發堅定了蕭統要返回金陵的決心,老皇帝看樣子是真的快不行了。
與蕭統同路返回的除了王沛等幾名太子府幕僚還有王玄謨帶領的一支百人小隊,其餘大軍則被分散在後秘密跟隨。
遠在京城的蕭衍自然早就掌握了蕭統的行蹤,而眼見他收到旨意依舊不返回蕭衍也不意外,他繼續下旨且措辭嚴厲催促他即刻返回唯亭城。
可旨意越是多,蕭統心中的那個猜想便越是篤定。
大通五年,二月十四。
在星夜簡兼程趕路了十日左右後,蕭統率領部眾趕到了金陵城外。
而幾乎同一時間,蕭懷安趕回豫章郡,開始全
權主持大軍事宜。
豫章郡內的一眾大小官員基本都是蕭懷安的人,所以事情的部署極為順利。
蕭統趕回金陵後如王沛所預料的一樣,他們沒能順利進城。
在金陵城外十里的一處行亭中,丞相荀季蕪、太尉尉遲復身著朝服帶了幾名兵衛正在此等候蕭統。
這該來的一切不僅在蕭統的預料之中也不出荀季蕪等人的意料之外。
蕭統在見到亭中的荀季蕪和尉遲復後第一時間便從馬上下來,甚至由於動作過快導致他直接從馬上摔了下來。即便衣著滿是灰塵,蕭統也全然不在乎,他快步上前焦急詢問道:「二位大人,我父皇身體怎麼樣了?」
荀季蕪和尉遲復察言觀色細緻入微,蕭統的這點伎倆在他們眼裡算不得什麼。
蕭統身後的王沛和王玄謨在見到荀季蕪二人後各自一禮,荀季蕪和尉遲復見狀點了點頭。
蕭統急匆匆地問完後荀季蕪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太子殿下,陛下傳令的詔書您沒有收到?」
蕭統聞言依舊愁容緊縮,他解釋道:「我在聽到父皇病重的訊息後就急匆匆地從唯亭城啟程了,我這個做兒臣的這時候怎敢不隨侍左右,便是此舉會受到父皇責斥責我也一一受了。」
荀季蕪見狀神色不改淡淡道:「太子殿下有此心值得稱頌,但陛下的用意我等做臣子的也不好隨意揣度。所以老臣只能在此攔下殿下的去路,至於陛下的情況我們也概不能透露。」
雙方的這場內心較量,一個包藏禍心,另一個則是見招拆招。
荀季蕪說完,一直站在一旁的王沛緩緩道:「荀公秉持大義我等也自應遵守,但太子殿下乃大梁儲君,未來是要繼承大位之人。若此番陛下病重殿下還不侍奉在旁,容等他日繼位後恐被天下人詬病為不孝子孫。」
王沛說的深明大義,但荀季蕪心中卻是冷笑一聲,出自琅玡王氏果然不是尋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