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芷夢姑娘約莫也就只有十八九歲,而元大光卻都是個三十出頭的漢子了。
姑娘家第一眼看到元大光的時候並未從她的眼神裡看到任何輕浮之意,而是看到了疑惑。
也因此,芷夢多看了兩眼。
四目相對之時,那驀然間,一些早已忘卻的記憶似乎再次浮上了芷夢的心頭。
暮秋幾人見此情景也終是確定元大光沒有在說謊。
雖然芷夢心有不解,但她的視線還是很快就移開了。
老廚子緩緩道:「沒想到大光還真有這麼一段故事,不過按年紀來看元大光當年遊歷江湖的時候這小丫頭還是個小女孩吧。」
暮秋聞言看了眼依舊沉默不語的元大光,她道:「會不會是當年江湖路上隨手救下了如今有些印象?」
聽到這句話,元大光驀然轉過頭道:「我想起來了,當年在大魏宋午山腳下我曾經救下過一個逃荒與家人失散的小姑娘,看她的品相應該不差了。」
宋午山這三個字,暮秋、老廚子還有垂野都不陌生,當年饑荒,宋午山周遭說是餓殍千里也不過分。
老廚子道:「能輾轉到了姑蘇,也算是這丫頭的幸運。」
聽到是正經事垂野便也不再打趣元大光,他笑道:「大光這人偶爾還是靠譜的。」
元大光聞言笑道:「那是,大爺我行走江湖做好事不留名,做過的好事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了,都是小事不值一提。」
舞臺上的芷夢在一曲奏罷後不久又獻上了優美的舞姿。
另一邊,戚含笑見元大光四人有說有笑,便以為他們是在聊芷夢,忽而間便來了脾氣。
他再次開口說了幾句不好聽的話,但這一次元大光沒有再慣著他,元大光抬手指著戚含笑道:「你最好少說點話。」
面對元大光的警告,戚含笑不僅無動於衷反而冷笑了一聲,「好久沒有見到敢這麼與本公子說話的人了。」ap.
戚含笑的冷笑讓周遭人知道他是真的動怒了,而那些知道戚含笑過往事蹟的人都知道眼前的這些人的下場怕是不會太好。
元大光聞言也冷笑一聲,只是並未說什麼狠話。
許久之後,芷夢姑娘的表演結束,琴瑟停罷後,之前人人打賞的場面再次出現。
那戚含笑一開口便是三千兩,周圍那些人即便有敢出更多銀子的如今也不敢跟著叫喊了,如果做了那就是擺明了與戚含笑作對,可沒人願意這麼做。
因此,後續之人大多幾百兩幾百兩的喊,都是故意謙讓的。
元大光幾人不知道此中玄機,其餘人卻是懂。
故而在幾名侍女在將客人們的打賞一一接過後,便有人走到戚含笑身邊低聲說了幾句話,再之後戚含笑便起身跟著那侍女離開了,而他身邊的幾名護衛則留在了原地。
戚含笑起身後還故意朝元大光這邊看了一眼,因為得意而微微揚起的嘴角格外明顯。
元大光是無意與這些所謂的公子爭風吃醋的,更何況他本就無意。不過一旁的垂野忍不住低聲罵了兩句,老廚子則還在一旁幫腔說該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