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學技術,再苦再累又如何?
這50%的技術,已經能夠讓他們獨自支撐一家店面,葉志華也夠意思,明確告訴他們自己還有50%的技能沒有交出來,但也給了他們足夠的利潤。
每個店面負責自己的盈虧,他們拿的不是底薪而是分紅。
每個月店裡的總收入,除去成本以外,其中的20%作為他們的月度工資。
如果一個店面的訂單完成率能夠達到200%,年底還能按照比例拿到去年12個月總工資合計的獎金。
這是如此豐厚分紅和獎金,讓大家心甘情願留在這裡為他賣命幹活。
自己開店有風險而且要本金,關鍵是經常會遇到搞不定的問題,這時候老闆會親自出手。
葉志華厲害就厲害在這裡,只要他出手,就沒有搞不定的技術問題,正因為這份自信和實力,才能聚攏人心。
而張紅霞的事業,相對來說要簡單的多。
她的理髮店在省城時生意就非常火爆,現在來到京城,這裡人口更多,愛美的人也更多,加上她的手藝好,自從理髮店開起來以後,基本上沒有空閒的時候。
不過她也嚐到了招學徒的甜頭,前前後後招了100多個學徒,其中30個人被她帶成店長。
她採取的同樣是葉志華的那一套,提成加上分紅,這極大的刺激了眾人的積極性。
她的理髮店急速的擴張,短短的三年時間,開了30多家連鎖店。
這些人都是她親自帶出來的,彼此之間又有制衡。
加上給的收入夠高,很多人願意死心塌地的跟她幹。
像這種店面,如果誰背地裡動手腳導致賬面上的錢有問題發不出分紅,張紅霞就會立刻派人展開調查,一旦查到問題,這名店長就會被剝奪開店的資格。
80年代想要在繁華地段自己開一家店,除了錢到位以外,還得各方面打點。
如果不在繁華地段開店,自己在小縣城開個店雖然成本低,但卻賺不了多少錢。
最後兩相對比之下,還不如干連鎖店得到的收入更高。
大家心裡都明白這一筆賬,而且他們私心裡都覺得在跟自己幹,因此也更加賣力。
這三年時間,葉倩蘭收穫了兩個孩子,傅明毅開的飲料廠更是火遍全國,兩位老人到了50多歲的年紀,依舊一刻都沒有閒著。
這一家人是真正的搞事業做實業的人,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
原本財富的累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是在掌握了先知又有實力的一群人手上,只要手上的資金充裕,他們的資本一翻再翻。
葉倩蘭抱著自己可愛的小女兒,懶洋洋的坐在院子裡,她手邊上放著一張小桌子,桌子上是另外兩張配方表。
她除了進軍飲料界以外,還要把以後最火爆的幾個行業全部攥在手裡。
至於小灰灰,成功把學渣葉倩蘭逼成學霸以後,它就銷聲匿跡了。
除非葉倩蘭心情不好一聲召喚,就把它抓在懷裡,捏圓撮扁,為所欲為,這兔子每次一出現,就是撒開四蹄拼命逃竄,人生啊,就是一個輪迴!